第16章 变相失忆的安沐(1 / 2)

安沐等人出院回了家。出院的第一件事对安沐而言很重要,她找到了警方,向警方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她想报答那位善良的老伯父常正,她将自己这些年的积蓄一分不剩地取出,全部交给了警察同志,她拜托他们一定要将这份心意转送给她这位救命恩人。警方被安沐的真诚打动,决定帮她一把。

远在杨柳县的常正老伯在收到这份谢礼时,心里百感交集。他百般推辞,可警察同志告诉他,是那位姑娘执意要感谢他,他们没有权利收回。老人家不禁感叹,不过是自己顺路碰巧搭了一把援手,没想到给自己积了这么大一分功德。常言道好人有好报,古人诚不欺我。他看着院子里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孙女,心里感到无尽的满足。

平安镇内,警方与医院共同研究得知,此时黄秀和安沐两人暂时不能分开。一方面是安沐的精神状态需要由黄秀来维系,另一方面黄秀十分抗拒与除了安沐以外的人接触。强行将二人分开,得不偿失,万一加剧了安沐的病情,后果也没人能承担。虽说黄秀作为被拐卖儿童是不能交给安沐的,但法律是有温度的,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采取特殊措施来处理。

于是警方暂时将黄秀寄于安沐家生活,也只能是暂时,他们还在努力调查黄秀的身份来历。等找到了他的亲生父母,再将黄秀安全送回家去。目前得知黄秀是四岁被拐到杨柳县,他已经与亲生父母断联了四年,而他是直接被卖到杨柳县的,其余信息一无所知。

这边黄秀来到安沐家,他表现得很安静很乖巧,没有其余动作,全程拉着安沐的手,跟着安沐走,安沐偶尔离开,他就在指定位置安静地待着。别人问什么,他都不说话。他智力水平还算正常,除了不会说几句话其他都挺好的。

不会说话让他整个人气质忧郁,有时候,他逆着光坐在那里,安静地像幅画,画里却散发着孤独忧郁的气息。

他在杨柳县这四年,被绑在房间的柱子上,被无休止的打骂,不给饭吃,不见天日,不知道他是如何挺过来的。有时候,姓黄的心情好,会给他肉吃,会让他在院子里玩一会儿,其余时间,他都躲在屋子里的角落里,像一只猫,黑色的猫,看起来生人勿近,又有种与生俱来的矜贵。

他就像一棵树,生长在一片幽静的旷野里,周围是片片相同枯草,没有生机可言,而他,刚抽新芽。那种感觉,就像一片漆黑的海域,突然亮起一座灯塔。

安沐一天有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待在自己的卧室,期间遇到尴尬的事就是黄秀晚上非要和他待在一起,于是安爸安妈临时定制了一个属于他的小床,放在了安沐的大床边。安沐只有一半时间的清醒,她每天的事除了发呆就是和辅导黄秀开口说话,毕竟她本身也是名家庭教师,这让她有更多的耐心去对待黄秀。

安沐称黄秀为“弟弟”,她总是亲切的叫他,每次黄秀都开心又懵懂的应声,他还不知道什么是弟弟,他只能感觉到安沐是在叫他。黄秀怎么会知道叫安沐为“姐姐”呢,那是因为他的记忆中,有一次妈妈对他说,以后看到漂亮的女生,要叫姐姐。那年他刚好四岁,走到公园里被另一个姐姐给绑进了麻袋……

“弟弟,这个是纸,以后弄脏了,可以用纸擦干净。”

这里弟弟吃饭不小心弄到脸上,安沐耐心地为他擦拭着,边擦还不忘教他如何使用纸巾。这一幕幕看来都无比温馨,就像他们本来就是一家人一般。

一边欢喜一边愁。余舟这边已经崩溃到想要了结自己。他拿着手机疯魔似的给安沐发着信息,可安沐自从回家就再也没有拿起过手机。此刻她手机在床头柜里不停震动,屏幕上赫然是余舟发来的第四百多条信息。最后一句写着:

“沐沐,你还记得我吗,求求你赶紧想起来好不好……”余舟用“记得”这个词,准确得总结了现在安沐对他陌生的状态,两人仿佛从未相识相知,这对余舟来说简直是世界塌陷般的悲惨。安沐就像变相的选择性失忆,根本不理他们……没有办法余舟处处碰壁,余爸余妈和奶奶也是看在眼里,也同样感叹造化弄人。

奶奶的自责悔恨丝毫不亚于余舟,她觉得就是自己当时不该让沐沐出去买水果,也不该病得不逢时。这么一大把年纪却连累可怜的沐沐遭遇苦难。而庆幸的是,余舟决定把安沐的遭遇当做秘密藏在心底,他不敢说给长辈们听,怕他们年纪大了接受不了。也是,何必在苦痛之上添火添柴……

警方只将这件事告诉了余舟,他们与余舟想法一样,虽然安沐父母才是有权知道安沐遭遇的人……

也许,当初余舟也是流浪汉的猎物,只是他本身高大,不好被掌控罢了,而且拐卖一个成年男子的收益与风险不成正比,女人和孩子这种弱势群体才比较好控制。安沐是单纯善良才着了道。

这几年被拐卖的案例居高不下,有些犯罪团伙运用的招式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利用人性的弱点将其扼杀……有装作老年人找不到家的,有小孩哭闹需要帮助的,还有坐车拼单诱惑的……各种各种,都是以“诱惑”为引,导致无数单纯的人频频中招。

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