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洪家人(1 / 2)

聘礼和彩礼收下后,按照习俗,女方要跟着去男方家看看,这叫看家,主要是去看看男方的家境是否像媒人说的一样,再说也得认认门不是。

虽说如今不像过去,很多新人新婚夜才知道另一伴长什么样,可也没好到哪去,最多也就见上一两面,觉得差不多,当时就能定下来了。

这才衍生出“看家”的一环,准新娘去走个过场,看一看,之后就能安心待嫁了。

这些洪果果连听都没听说过,应该是这个世界独有的习俗吧。

顾亦开车带着顾父,周氏和洪大山,洪果果五人一同回了坪湾村,其他人都留在了洪家。

晌午时分,洪果果他们就回到了洪家,这会刘氏和王氏已经在做饭了。

“奶,我回来了。”洪果果走到老太太身边。

“怎么样,门认清了吗?”老太太问道。

“嗯,认清了。”

大白话就是,男方家境怎么样,如果姑娘满意就说认清了,如果不满意就说没有。

正常应该是下聘的前一天看家,满意再下聘,他们这赶在同一天了,也就无所谓顺序了,反正还是那句话,走个过场而已。

三转一响都拿出来了,家境能差哪去。

顾亦向来清冷的脸上这会也带上了笑容:“奶奶,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待果果,不让她受委屈。”

“好,好,奶放心,放心。”老太太笑着应了一声,转头又招呼大家:“快都别站着了,都坐,洪林已经去叫家里亲戚了,差不多也该回来了。”

下聘这天,女方是要把亲戚叫来吃饭,一是通知这件喜事,二是让大家认认亲。

快到中午,亲戚基本都来了,其实也没几个人,洪爷爷是早些年带着老太太逃荒来的,一起来的还有洪爷爷的弟弟。

洪二爷当年跟着哥嫂在这里定居,娶了陈氏后就分出去单独过日子了,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甚至还不如老洪家。

当年陈氏在生老三的时候难产,连肚子里的男婴也没保住,最终一尸两命。

不得不说,在这个年代,女人生孩子真的是一场拿命当赌注的豪赌。

陈氏去了之后洪二爷也没有再娶,膝下只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洪珍心眼多,主意也大,十四年前进山采蘑菇的时候救了一个迷路的知青。

洪珍带着那个知青下山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

这对洪珍来说是个机会,她一直心心念念想嫁城里人,过上好日子,只要跟知青结婚,说不定这些知青什么时候就回城里了呢,那她不也就是城里人,还能吃上商品粮了吗。

她感觉老天都在帮自己,故意带着人绕了远路,到了山脚下天已经黑了,借着天黑而且下雨路滑为由,邀请男知青回了自己家借宿一晚,洪二爷也是热情招待了他。

但是,听隔壁邻居说,那晚后半夜洪家吵吵闹闹了好一阵才消停,可发生了什么就没人知道了,只是没几天,洪珍匆匆出嫁,如愿的嫁给了这个男知青。

再后来就比较狗血了,那个男知青叫吕俊,从小娇生惯养,根本干不了农活,赚不到工分,天天借着队里的粮活着,借了又还不上,上工也是偷奸耍滑,后来队里也不借给他了,他这才大老远跑到将军山,想着碰碰运气,找点吃的。

结果一上山就傻眼了,植物根本分不清哪个能吃,动物更是抓不到,转悠了大半天还迷了路,这才有了后来的事。

婚后,两人的日子过得也是鸡飞狗跳,吕俊把所有的活都扔给了洪珍,还隔三差五让洪珍回娘家打秋风。

美其名曰,反正她又没有兄弟,她不去拿也都便宜她那个妹妹了。

开始洪珍还拉不下脸,可她不去吕俊就往死里打她,还尽往无法启齿的地方下手,慢慢的,洪珍被吕俊一遍又一遍的洗脑了。

两年后吕俊家里不知道找了什么关系,还真把人给整回去了,洪珍把大女儿扔给洪二爷,带着小儿子毅然决然的跟吕俊走了,从此没了音讯。

小女儿洪玲是个好的,嫁给了前面大桥村的张有福,小日子虽不富裕,但是两口子都是踏实肯干的人,平时偶尔还会带着些吃的用的回来。

出嫁后家里只剩下洪二爷和两岁的吕燕,洪玲就想让他们去跟着自己一起生活,也方便照顾爹爹和外甥女,洪二爷却担心过去后女儿的婆家会因为这事为难她,所以一直没同意。

如今,十三岁的吕燕已经是干活的一把好手,而且难得的是,村里人的议论好像并没有影响到她。

但也只是好像,因为吕燕从小就非常懂事,非常早熟,大概从小听到的那些闲言碎语就是促使她早熟的原因吧。

每个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有自己苦处,只是有些人会哭诉命运的不公,而有些人却看起来像没事人一样,其实没人知道他们心里到底苦成什么样了。

洪二爷带着吕燕,洪玲一家四口都已经到了,洪大妮也回来了,正在厨房帮忙。

“娘,果果这事定的是不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