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下不为例,我也是担心你,谁想你们同事嘴那么严?知道错了,先吃饭。”
这才不满意的冷哼一声。
“还不一定,半天了都还没见到人,估计傍晚能见面,谈一谈才知道可挖掘的深度。拍摄什么的倒是摆一摆就可以,也许很快”,钟颖皱皱眉,她最不喜欢这种外景采访,在这种山村里,手机信号差的离谱,生活设施也很不完备,而且村民们会像看外星人一样观望自己,真是令人头疼。
怨不得村民们,如今的村庄平静的像是一潭死水,留守老人们早就过了风风火火的年纪,每个人都宅在家里,如果没有个村委会,真就是没有任何声响。
这样的氛围里,突然来了一个采访小组,加上省报的头衔,不惹人好奇才怪。
而女孩子嘛,自然又会更加亮眼。
“我陪你住这?啊,我们俩陪你住这?”周岩笑呵呵的看着钟颖。
“怎么,你造谣之后还想坐实?风言风语吵死你”,钟颖丢了一个白眼,然后低着头吃起饭来,嚼了几口又补充道,“再说了,你凭什么住在这里,要住也是周一住,你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气呼呼说完,不忘得意的昂昂头。
突然有人敲门,是老马过来叫钟颖,“那个老爷子回家了,村长刚去看过。”
老马的意思是尽快去采访一下,能在下午搞好,就早点回去,新闻毕竟是要“抢鲜”的。
可周岩在这里,两人才刚见到,又怕自己太煞风景,所以就含糊其辞。
屋里的两人自然都听得懂,周岩还想着,哪有那么老古板,这老马还是懂事的。
钟颖急匆匆喝了一口水,捏捏周一的小脸就开门出去。
那么着急,大概不想让老马他们进来吧!钟颖是那种特别在意隐私的人,他觉得周岩、周一都算是自己的小秘密。
打开门,老马、小刘已经整装待发。
老马从来都是这样,对工作有极大的热情,但对生活又缺少一种基本的情商,他几乎不太关注生活的舒适度,这大概是一种专注的事业心,也或者是才子们的傲慢。
很多人工作中出类拔萃,但依然过不好生活。
事业蒸蒸日上,生活兵荒马乱。
比如老马,夫妻关系常年很僵,三天两头就要干一架。
有一次老马嫂子想约老马去吃二人晚餐,那天是两人结婚纪念日。徐娘半老了,本就不太自信,筹划了好久才跟老马提起来。
那会儿老马正在写材料,冷不丁回一句,“费那事,在家吃口得了!”
一句话成了导火索,结婚纪念日差一点成了离婚纪念日,冷战了两个月才好起来。
下午的采访比较顺利,喋血的战场、孤独的英雄、惊人的壮举,一辈子都是故事。
老红军颇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大概是战场走出的人独有的精神,采访中总在讲不要宣传自己,要多宣传村子。
临走的时候,他送三人到大门口,指着门前崎岖不平的道路说,“公路顺了,财路就通了,老百姓的心就齐了。”
老马听后感触极深,一路都在赞美老红军的革命情操、高风亮节。
又突然讲起长征精神,老马说,“长征精神最宝贵的地方,是让后人没有停止长征的脚步,每个时代的人都在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拼搏奋斗,这就是对长征壮举最深情的告白。”
钟颖心不在焉,小刘还在给女朋友发信息,老马叹了口气,悲叹一句,“孺子不可教也”,再不说话。
三人商量着定下了明天的工作,回去是时天色不免黑下来。
刚进村委会,钟颖不满的揉揉肚子,刚才没吃几口就被老马打断,等到回过神来,肚子早就咕咕乱叫。
山里的夜晚分外宁静,山坳深处传来几声布谷鸟叫,更加凸显了夜晚的静谧。
老马背着手在仰望星辰,大概酝酿会儿诗意才会回屋。
钟颖推开门,摸索着要开灯,伸出的手却被握住,还没来得及反应,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别吵,周一在睡觉。”
“你们怎么没回去?”
“我们谁说过要回去?”两个人压着声音贫了几句。
“别开灯了,吵到周一”,周岩小声叮嘱,跑后“咔”的一声脆响,拿火机点燃了一根蜡烛,支在餐桌上,无奈的看着钟颖,“他们没台灯,我借了一根蜡烛,快吃饭。”
伸过手,牵着钟颖坐下,然后递上筷子,还有一碗冒着热气的蛋花汤,钟颖心里很暖,暖的整个人都瘫软起来。
这种感觉似乎发生在二十年前,发生在爸妈都在那些年,隔的太久、恍若隔世。
钟颖是真饿了,一手拿着糕点,一手想要夹菜。
“慢一点、慢一点,先喝汤,别噎到”,周岩悄声说道,贴在钟颖耳边,让钟颖酥酥麻麻的想要叫出声来。
钟颖负气的推了一把周岩,“你可真是心机男,那天去接周一,就眨眼的工夫,你就在我耳边吹气,你是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