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辑安之战一战成名 二(1 / 2)

1895年10月25日

北京 紫禁城 乾清宫

光绪端坐在自己的书榻上,前方两侧分坐着当值军机大臣和兵部尚书,接连几日的晨会都在讨论三个问题,一是讨论海关税务司赫德牵线搭桥的向英国发起一千万两白银与三百万英镑借款;二是与日本就赎回辽南进行价格谈判;三是突发的辑安之战,但几天前兵部收到清军再次兵败白山的消息后满朝震动,前有甲午之战的合约尚未正式开始履行,辽南谈判还未完成,现在又再次兵败白山,连主战派的光绪帝都不再强硬的要求兵部和军机处拿出主意了,也不再一天两道圣旨发给依克唐阿了,据说光绪帝昨天摔了几十个茶杯,想来一定是烦恼至极,所以今天的晨会大臣们没人敢开口说话。大家大眼瞪辫子,辫子藏小眼的让光绪看在眼时气在心里,奈何朕想励精图治强我大清,但这帮奴才一到事上一个顶用的没有,背后还有一个拿着木偶线的太后,而朕竟然就是那个线拴着的木偶。

“平时一到外战就会出现一群大臣嚷嚷着求和,求和,然后就是赔的钱一次比一次多,割的地一次比一次狠;再不就是求战,就凭一张嘴,也没有条陈,也没个主意,就知道摆大道理,那日人兵士和兵舰能让你们说跑?”

奴才万死!

吓得下面恭亲王奕、礼亲王世铎、翁同和、李鸿藻、工部尚书钱应溥和兵部尚书徐郙复赶忙跪下。

“徐郙复,你是兵部尚书,你来说说,这日人突然犯我边境败我边军,如何是好?”光绪恶狠狠的盯着跪在边上的兵部尚书徐郙复。

徐郙复看了看恭亲王奕和礼亲王世铎,见两人没有帮忙的意思只能硬着头皮说“万岁,兵部上下同仇敌忾,望在万岁爷的带领下报甲午之耻,现兵部已调山东江苏之练军、镇边军18个营,星夜赶往白山;急令盛京将军依克唐阿率领本部兵马出击;又令黑龙江将军调派12个营的镇边军南下;同时调派吉林将军14个营镇边军协防;最后距离白山最近是北洋巡检使王宇所部也已经星夜赶往白山,不日就会有消息”。

说曹操,曹操就到,只听门外太监报告:报,直隶总督总督行台转北洋巡检使王宇将军前线战报。

光绪赶忙让太监送进来:“快进来,念”

“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宇部接到兵部及大人命令后遂令全军开拔,至10月24日已全面进驻白山并开始布防,职部布防共计三个营,一个为本部卫队,另两个营为当地招募之练勇和家丁,虽弹药粮草不足,但职当誓与阵地共存亡”。

“大胆,徐郙复,济禄将军的8营兵马与日人抗衡不到两日即告失败,你另王宇一个步营前往日人休整了十日之军?以千人对七千?徒增我大清一失败战例而已,你想让列国在朕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不成?而就这千人之军竟还是弹药粮草不足的残军”。光绪听完气的浑身哆嗦指着兵部尚书大骂。

“皇上恕罪,臣工们也是没有办法,这日人突然袭击,而辑安又未战而下,我军因甲午条约之故在边境无过多驻军,又因这辑安与白山深处长白山,较为偏远信息不畅,临时抽调王宇将军前往也是被逼无奈,此时济禄将军新败,附近已无兵士可派,仅王宇将军可用。但王宇将军可非等闲之辈,前次也是以200之兵士阵亡一人为代价全歼犯境之悍匪千余人,实为我朝新锐虎将啊,臣当不遗余力敦促其他将军迅速向白山靠拢,同时尽快将粮草与枪弹送与王宇将军”。徐郙复压根不认识这王宇,也从未见过面,但话赶话赶到这,如果不对着这个积血攻心的皇帝吹嘘一番,在两位王爷都不肯帮忙的情况下自己的下场恐怕不会好;另外,自己需要尽快让皇上转移枪口,要不然今天会很麻烦,说不定皇上一气之下革了自己的职,想到这里继续说道:“皇上,辑安县令寿运良与驻守清军统领裴镇远临阵脱逃,未战而弃城,致使战局糜烂至此,按律当斩以为其他官员效尤”

听到这里的光绪心里平复了一些:“爱卿所言正是朕之所想,礼亲王,这事情你亲自去办,另外这王宇真乃我大清勇士也,以区区千人敢顶着日人装备精良的七千余人赶往战场参战,朕要给他下个旨意,授予其军事指挥全权,凡赶往战场之清军均受其节制,有临战退缩者、怯战不前者, 不遵号令者,可先斩后奏”。

“皇上,不可啊,此王宇并未领导过外战,也从未与日人交战,仅仅在巡检使位置上几个月而已,单凭剿匪之能并能证明其真正能力,怎可授予如此大的权力?”李鸿藻赶忙劝说道。

皇上看样着急和积血攻心都是演戏,看这心思又想拉拢青年官员为这官场增加一个不定因素。老谋深算的恭亲王奕想到这里头也不抬,不同意也不反对。

“有何不可?尽心尽力上阵者不赏,难道还要让朕给临阵脱逃者下旨封赏吗?”光绪生气的看李鸿藻,直到他迫于帝王威严而作罢。

1895年10月27日 于家沟村 王宇临时指挥部

“洞吆,洞吆,洞两呼叫”

让王宇久等的通讯终于来了“洞两,洞吆收到,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