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我告诉您答案(1 / 2)

“好,第一个问题,你不知道,那我告诉您答案。”

龙蔓面上始终带着浅笑,好似并不是与她起冲突争锋,而是正常聊天,不急不缓娓娓道来:“许明珠的亲生父母,名字是辛启峰和刘红梅。辛启峰在辛家排行老二,之前在县城火车站当搬运工,算是辛家唯一一位有着体面正式工作的人。”

“据当地乡邻们说,辛家老头是Y省逃荒到X省山区定居的,他除了一身蛮力,大字不识几个,到这边定居后再没有与老家亲戚来往,在村里算是外来户。”

“辛家没有门路,娶的婆子姓谭,也是本地普通农民家庭,全家都是许明珠口中的泥腿子。”

“可是辛启峰很出色,他懂得钻营,懂得拍马迎合,懂得抓住机遇绑住当时G委会干部的大腿,在那段时间为他们冲锋陷阵捞功劳,最后换来火车站这份临时工工作。”

“我记得他正式去县城上班那一年,我只有八岁,二哥11岁,一向爱钱如命的他竟然破天荒的拿了十块钱给刘红梅,让她给家里四个孩子买套新衣服。”

“刘红梅买了四套新衣服回来,可没有我和二哥的份,两套男款给了长子辛海军,两套女款给了另一个女儿辛海燕。最后,二哥穿了辛海军的五六成新的衣服,我连套辛海燕不要的破衣服都没有,她将辛海燕的破旧衣服拿去县城换了十粒奶糖,母女俩故意在我面前吃着气我。”

说到这里,龙蔓有些受原主记忆的感染,情绪有些波动,嗓音微哑,继续说着:“这是我在辛家生活15年,唯一一次见到辛启峰主动掏钱,但我没有享受到一分一厘。”

“二哥作为家里的儿子,他也同样没得到父亲的丁点施舍,他六岁就在田里摸爬滚打,常年在山里找野菜讨生活,跟着大家干集体活吃大锅饭养活自己。”

“他也念了初中,可辛启峰从未给他一分钱学费,他是自己挣学费去念书的。我跟他一样,我从没在他们手里拿到过一分钱,我的学费是我自己下地干活换粮食变卖换来的,我没拿过他们一分一厘。”

“二哥十五岁多初中毕业,从他毕业的第二个月起,辛启峰就找他要钱,逼迫他去赚钱养家了。”

“他没有正式工作,只能在田地里刨食,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不过两年多的时间上缴了四百块钱给他。”

“余伯母,今天来了很多跟我们同龄的哥哥姐姐,你问问他们,他们当中谁在这个年纪上缴过父母四百块钱?他们谁又像我们那样承包家里所有的粗活重活?谁又像我们一样从未穿过一件新衣服裤子?”

杨嫂被她质问得说不出话来,脸色异常的难看,可龙蔓的话还没说完,情绪此时颇为激动,声调都拔高了:“辛启峰自私自利,爱钱如命,生养我们这些儿女的目的是为他赚钱,女儿用来变卖彩礼,儿子用来当摇钱树,剥削全家来填饱他的私囊。”

“有用的女儿只为卖高价钱,从不问男方品行家庭,他另一个女儿辛海燕在家里名声坏了,他紧接着就给她相中了一个跟他年纪相当的老男人,为的就是三百块钱彩礼。当得知县城火车站某个干部家的子弟对辛海燕有想法,他立即调转方向,不停制造机会让辛海燕去勾引这男的,还拾掇她早点生米煮成熟饭。”

“对我呢,他倒是没有打骂过,因为我是家里的苦力奴隶啊,没有我在,家里连一顿饭都没得吃。”

“前段时间我跟他们闹翻了,喊着二哥分家单过,跟他们断绝关系。他见我不受控制了,养大也没换来利益,你知道他后来做了什么吗?”

说到这里,龙蔓眼泪都飚了出来,毕竟这些是她亲自经历,见她不说话,满肚子委屈吼了出来:“他是个黑心肝的畜生,跟隐匿在县城里的拐子合作,将我三百块钱卖了。若不是景润哥救了我,我现在还不知道被他卖去了哪个山脚旮旯里给鳏夫残疾当童养媳呢。”

这些事许家人早都知道了,也正是因为这些,他们对辛家特别的恨,也对许明珠特别的绝情,当然也没有轻易放过辛启峰。

许家人知道,可其他人不知道,不少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了起来。

杨嫂现在是骑虎难下了,想走却没法走,而龙蔓的控诉还没有说完,继续大声说着:“好了,现在我说完了辛启峰的为人,我继续说害了我一生的刘红梅。”

“对于刘红梅这人的评价,若真说起来,字典上所有的贬义词用在她身上都很合适,反正我在她身上没有挖掘到任何一丝优点。”

“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蛮横不讲理,爱好撒泼打滚嚼舌头,没事骂人,有事打骂一起来,整天像一只发情的母狗到处乱吠惹人嫌,见谁逮谁咬一口。”

“性格恶心讨人嫌就算了,人还长得丑,丑也不是她的错,可她整天只顾着打扮招摇,天天将自己画得比鬼还丑,她人只要在家里,永远都是一张血盆大口在跟人对骂吵架。”

“农村里的妇女谁不是一刻不得停歇,大家都恨不得长八双手干活,只有她每天过得比你们这些干部夫人还舒服,最近这几年更是过着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