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寒假,萧景宸没有留在陵城过年。只因他没有按照继父的安排讨好温家,温悠然虽没有说什么,但也表明立场和萧景宸之间只有校友的关系。
继父将过错全赖在了这个不听话的继子身上,大过年的自然也不想看到他。
不过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未来“岳父”一家还是挺热情的,老姜新学期里几乎去哪都能横着走,本市教师圈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文科状元是他姜伟华的学生。
还是一个改邪归正的学生,这简直是行内正面教材,模范老师的范本。
盛华中学的门口新装了彩色电子显示屏,每天都在循环播放着老姜的采访——关于如何培养出全国高考状元的心得。
得益于萧景宸的张扬,现在上至校长,下至学生家长都知道,老姜未来的女婿极有可能就是这个状元郎。
可太长脸了。
大年三十的团年饭上,谁也没料到老姜居然会谈及结婚的话题,毕竟按理说,姜婉在现代才19岁。
饭桌上,老姜手中的筷子扒拉着自己碗里的饭,装作不经意地问道:“小宸,你也不小了,做男人就应该负责任的道理,这你该懂吧?”
萧景宸抬眸看了他一眼,没有像往常一般直接喊老姜,难得恭敬地问道:“老师的意思是?”
“你和婉婉的事现在街知巷闻,我也看出来你是个认真的好孩子,所以有些事情还是得提前规划的。”
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在提醒他,做男人可不能占了便宜就想走。
萧景宸放下手中的碗筷,正色道:“按现在的风俗,三媒六聘的繁文缛节都没有了,迎亲的八人大轿貌似也用不上,但我认为纳征、请期、亲迎肯定都是要保留的。”
“像那些活鸡活鸭的礼物,折成现金如何?”
闻言,老姜和姜母一脸的愕然,这说得是古代的结婚流程吧,别说两老只是想给他提个醒,谁又想到他如此年轻想得这么细致。
“那倒也不用这么着急,毕竟你们还没到领证的年龄,还有两三年呢。”老姜缓声说道。
萧景宸沉声道:“其实纳征的大礼我现在就可以给您了,本来是想明天正式提亲的,但老师如果觉得不安心的话,提前也是没问题的。”
别说老姜没想到,就连同为古代人的姜婉也是错愕,怎么就过大礼了?不会是礼金、礼饼都准备好了吧,这礼饼放几年还能吃吗。
同桌吃饭的另外三人都还没想好如何回应,萧景宸就已经将存折拿出来了。
暗红色的小本子,里面余额一栏居然有30万。
“我现在就只有这么多,如果老师觉得不够,我在婚期之前可以补的。”
姜婉满脑子都是,你一个才来现代一年多的穷酸学生,哪来这么多钱,她疑惑地问道:“你去偷还是抢了?”
“哪个都不是,我自己挣的。”
那自信的眼神,透出的信息是,区区小钱,还用得着又偷又抢的。
老姜是知道他家里情况复杂的,母亲改嫁新家之后,也不见得还能给他提供多少帮助。
红本上的钱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绝非小数目。
“身为老师,我必须要提醒一下你,不是什么钱都能挣的,违法和违背良心的事不能做。”老姜严肃说道。
萧景宸嘴角扬起,轻笑一声,“你们都误会了,A大招我进去的时候给了一笔特殊奖学金,学杂住宿费也不用交。我还参加了不少比赛,得了一些奖金。”
“这也没那么多啊。”
“我偶尔还会帮一些出版社写写文,有些是稿费。”
得知钱并非来路不明,老姜也松了一口气,他将存折递还回去,“这个还是你自己保管吧,就算是彩礼也没有道理提前几年给的。”
萧景宸转手便将存折塞给了姜婉,说道:“自古以来,执掌中馈的便是夫人,你也该学学如何管钱了。”
“你就不怕我把钱花光了?”姜婉眨眨眼问道。
“我想我还不至于养不起你。”
新年刚过,古玩街的商铺才开了不到一半,商户不开门,自然客人也不多。但也有来赶个早集卖东西的,拿着一块红布,摊在别人未开的商铺门口,做起了小生意。
别说,这种小摊上的东西稀奇古怪什么都有,奇形怪状的青铜器、沾着泥土的钱币、白中带红的玉佩,还有号称各种年代的瓷碗瓷瓶,真假混杂。
姜婉拿着手机云台,后置摄像头对着地摊上的物品,整了一期淘古玩的直播之行。
[主播今天是搞现场鉴宝吗?]
[这种地摊上假货很多的,我上次买了个唐三彩,回去找行家朋友一看,都不能说是近代的,简直就是刚烧好就拿出来卖。]
姜婉说道:“没事,反正看看不用钱,对吧老板。”
摊主对于她拿手机拍摄也无所谓,自夸道:“这里件件都是精品,绝对都是有历史有故事的古物。”
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