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平不知道为什么公子执意要除掉刘邦。
但他也只能去做,利用好公子的情报,而且不能将时间拖太久了,因为公子之后还有事要他去办。
陈平不怕忙,就怕被闲置了。
想到就做,恰好今日刘邦处理纠纷去了,萧何等人也要去忙县里的事务。
陈平首先是邀请卢绾以及刘邦的仇人雍齿。
水云给的情报是卢绾跟刘邦是发小,从小一起长大,二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刘邦多次犯法逃跑,卢绾都跟着刘邦,绝对是共患难那种了,感情好的不得了。
在刘邦当皇帝的时候,还将卢绾封为异姓王了,有能跟他弟弟一样进出自由进出皇宫的权利,甚至没称帝之前,能随意进出刘邦的卧室。
他跟刘邦的关系还不止如此,那是人尽皆知的,像是臧荼叛乱被平定了,刘邦让大臣推举人来当这个燕王,结果群臣都推举卢绾。
卢绾功劳大吗?并不,他追随刘邦最大的功劳就是项羽死后,临江王共敖之子死活不肯投降刘邦,然后刘邦派卢绾去军队围了临江国,围了几个月打都没打,临江国投降,共敖之子共尉被押到京城杀了。
这就是这位异姓王的最大功劳,可以说跟萧何曹参这些人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但就因为他跟刘邦的关系好,就被推举为燕王了。
嗯,结局也是背叛了刘邦,跟陈豨混一起了,失败后跑去匈奴了,又怂又脑残又贪恋王位权柄,说他怂是因为刘邦没有确凿证据下诱捕了韩信,将他从楚王降到了淮阴侯,
这让他心中产生恐惧,生怕刘邦找他谈话,因为刘邦找谁谈话谁就完了。
也因疑惧,为了保住地位,做出了如此举动,当时可是差点把刘邦气死了,因为在刘邦看来谁都有可能造反,就这个平平无奇的发小不会。
这家伙就是典型的怕兄弟吃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至于雍齿,则是当地豪强,与王陵交好,看不起刘邦,历史上更是多次背叛刘邦。
最有名的典故就是刘邦封赏功臣的时候,有人不服气天天发牢骚,刘邦问计张良,张良说:陛下最讨厌谁,就先封赏谁,那样大家就不用担心自己得不到封赏了。
当然,甭管这里的豪强多强,都强不过水云。
如今的陈平在沛县,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了,大家都知道陈平是在帮某位公子出来办事,却无人知道办的所为何事。
现阶段雍齿,要不是王陵跟刘邦关系好保住刘邦,看刘邦不顺眼的他,早就收拾刘邦了。
夜幕降至,陈平设宴宴请了两人,甚至喊出不醉无归,醉了便抵足而眠的意思。
这让两人受宠若惊。
客舍也因陈平这位贵客,这段时间里,这里都被陈平等人包揽了。
饭厅里,屏退服侍之人。
三张案桌呈三角之势,三人分别落座。
陈平举起手中杯盏,杯中浑浊酒业,在无影灯的光亮下,泛起点点星光。
“二位能应平之邀,甚感荣幸,平先干了。”
说罢,陈平仰头吨吨吨的喝光杯中酒。
这阵仗让二人有些受宠若惊,尤其是卢绾。
不单单酒不是随便能喝的,单从陈平夜晚设宴,就能看出隆重的规格了。
人们为什么一天吃两餐?即便大多权贵之人也是这个习惯。
因为夜晚点灯太奢侈了,尤其是这灯台分叉出十五个分支,点燃十五个油灯。
他不知道为何自己区区一黔首能受此厚爱,有些拘谨的学着陈平。
咚——
陈平重重的放在杯盏,哈了一口气,眯着眼说道:“你们可知我为何来贵县?”
卢绾哪知道啊,他就跟刘邦混吃混喝的混子,哪懂这些,若不是跟着刘邦认识了萧何等人,他都不一定知道县里来了这么一个人呢。
如此直入话题,让卢绾有些手足无措。
还是雍齿有些见识,定了定神,抱拳道:“雍齿愚昧,望陈平兄赐教。”
他知道陈平是幕僚、谋士,在他面前玩心眼没必要,干脆拉近关系,以兄弟相称更为妥当。
陈平对此似早有预料,站起身来,先是来到雍齿面前,雍齿想站起身,陈平按着对方的肩膀,为其斟酒。
“今日公子来信了,蒙公子信赖,陈平略有权利,可许诺一定待遇给人才。”
闻言,雍齿一边若有所思,一边忙不迭的双手捧起杯盏。
陈平能跟他客气,但他也必须回以更客气的姿态。
“所以,陈平兄弟来此是为了……”
陈平笑了笑,继续来到惶恐的卢绾面前,在对方受宠若惊的神色之下,为其斟酒。
拍了拍卢绾的肩膀道:“如你所想,陈平来此,便是为公子招揽人才的。”
旋即回到自己案桌上,将酒壶杯盏拿起,坐到雍齿旁边,并对卢绾招招手:“来,你我三人间,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