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好歹是你的母亲。”
“有哪个母亲会在自己的孩子碗里下毒药。”
魏安辰是沈太后的第一个孩子,更是祁国太子,身份贵重,对于母亲来说本该是重要的,在母子这层面上本应更多的关怀。
沈则知道曾经发生的事情,自月贵妃得了晋封,沈皇后日渐失宠,怀上魏安辰后心情低落,一再喝下堕胎汤药,第三次试图堕胎时,被先皇发现,强制命令必须留下皇嗣。
先皇多派了几十人手看着辰鸢宫,防止伤害胎儿的汤药送进宫来。
皇后生下皇子。
按照祁国皇室规矩,皇后生下的第一个皇子立为太子,以稳国运。
但是沈皇后一心不想要这个孩子,以为先皇会把太子继承给月皇妃的孩子,皇后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还有可能废后,于是就起了杀害婴孩的念头。
太子出生不满三月,连月高烧发病抽搐,皇后不许人探望,不许宫人请太医,让皇后心腹于寐思自请封宫,没人管太子死活,若是太子去世,皇后就向外人通传太子病重。
还好皇后宫中,有看不下去的宫女,悄悄出宫去告诉了慕府,慕夫人心肠极好,也即将为人母亲,也实在不能忍受小小婴孩竟受到母亲虐待,写了信件,托慕相告诉了先皇。
先皇知道后,勃然大怒,批斥皇后为人母亲却不配做人,亲手残害自身孩儿,而且还是被立为国本的太子,十恶不赦,本欲废后,月贵妃和慕相求情,顾念皇后不可动摇,先皇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太子被送到月贵妃处抚养,月贵妃虽怀有身孕,但是对于刚出生的小太子像亲生孩儿喜欢,后来月贵妃难产,孩儿没有保住,月贵妃身子养好之后对待太子更加亲厚,视若己出。
月贵妃难产之后身子没有调养好,皇后暗中派人常年在月贵妃的饮食里下药,以致贵妃身子越来越虚,几年后就病发而亡。
先皇知晓此事,恰好沈家谋反之事甚有眉目,皇上大怒,夺去了皇后的凤冠凤印,后宫事宜都交由刚刚懂事的太子掌管,琐事就交由位份大些的妃子,但却都没有实际权力,后宫虽然蠢蠢欲动,但因为太子毕竟是皇后所出皇贵妃所养,众人毕竟不敢与太子争权。何况太子背后直接由先皇管理,众人更不敢逾矩。
太子十三岁时,先皇身体渐渐病重,皇后的禁足也就不是很严格,皇后暗中与潘斓苟且,家族之人狼狈为奸,扼杀朝臣中效忠先皇的几家人,无恶不作,甚至还参与教唆静王谋反。
动摇了前朝,自然要在后宫掀起波澜,为皇位不受威胁,将太子幽禁在听雨阁中六年,联合仅剩不多的忠孝朝臣,在去世之前将静王关押。
先皇去世,十九岁的太子就当了祁国的新皇。
然后,皇后的辰鸢宫就成了太后的清修所,也算是魏安辰对于母亲的一种惩罚。
祁国自古重视孝道,若是母亲有了罪责,作为君王也不能不网开一面。
这只是国法和孝道的两全,至于是否还有多少情意,另当别论了。
自古宫廷斗阵,父子母子都有反目的,魏安辰和太后算是很和平法结局了。
但是潘斓还在,沈太后还在后宫。
当年静王谋反,潘家与沈家将慕家一网打尽的事实已渐渐浮出水面,事实证明是慕家遭受了陷害,太后的势力在明面上也慢慢收敛,虽不能一网打尽,好歹给个不小的教训,潘家,也再不能像之前那样为所欲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