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而且呢影响力很大,有很多人支持他。
跟这个人相处的时候呢,要有点成熟。
于是,曹爽就把司马懿尊为太傅,名义上呢是采取司马懿,但实际上呢,却削去了司马懿的军权。而同时呢,他任用曹羲、曹训、夏侯玄这些人控制住了进军。
唐爽稳固了自己的权利之后呢,在他主政期间。
他的政治集团提出了改革制度,这就是正式改制。那这个改革呢,我们在后面还会讲到。所以呢这里简单提其中的要点。所谓的正式改制,就是搞官制改革,削减中央的官员,评定地方官员品德、能力的权利,而是只考察官僚的日常行为。这样呢就削弱了中央官员对地方事务的插手。
这其实呢是想要加强皇权,削弱士族的势力。
这个想法固然是对巩固皇族政权来说是有意义的,可是呢必然会得罪相当一部分的朝廷重臣呢。而后曹爽执政集团又提出了要废除郡治。
就是想要中央的权利。
能够直插到地方基层虚弱,地方豪强的实力巩固。同样这对于中央集权是有好处的。但是。
并会得罪大批的中层官员和地方好讲。而第三项改革则是针对曹睿时期的大规模的土木建设。当时大量的蒸发劳逸,对老百姓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那这样的改革是为了抑制奢靡,这可是个好事儿,没什么可指责的,但是。
随后,司马懿就发动了高平陵事变,把曹爽集团一网打尽。
在司马懿的老谋深算之下,司马是可以完全掌握了权力,控制了他为政权,后来逐步消灭支持曹氏的势力,向篡夺曹魏政权的目标不断迈进。
这都是后话了。
那么说到底,不论是在曹叡执政期间,还是到了曹爽辅政的时候,曹氏宗族里面确实都没有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人才。所以也许人才的凋敝,宗族势力的不断没落,才是曹魏江山最终落入司马氏手中的根本原因。而造成这一切的,恐怕并不只是曹叡,而是他老爸曹丕对宗室皇亲的过度防范。所以每当我看到有人说曹魏的江山是断送在曹睿托孤的这件事情上,我就忍不住想为曹叡喊冤。
其实,曹睿托孤并不只是一个孤立事件,他是曹氏皇族逐步走向没落的冰山一角。好,这一集的最后呢,我们再来看一下陈寿先生对曹睿的评价。陈邵先生说啊,冥帝性情沉稳,为人刚毅果断,有胆识,有做国君的心理素质,符合人们常讲的风度气概。在当时,百姓生活困苦,民生凋敝。
天下分崩离析,明帝没有先修铭祖德,奠定宏伟基业,反而追求秦皇汉武的奢侈淫糜,大肆建造宫殿,以帝王的标准来衡量它的话。这恐怕是明帝的失德之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