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鬼的形成(2 / 2)

呢?刚开始能游荡人间的鬼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股执念,或者是负磁场侵染,执念是心灵力量,而负磁场侵染后,鬼就相当于人请乩了。

这样也能保魂体不灭,至少找个凉快阴暗的地方还能待的住。那这样的鬼往往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这股力量的源头。

想报仇的,会遵循着这个执念,去伺机报复。想报恩的,会留在周围,提醒示警之类的。舍不得家人的,会时不时,甚至一直待在家里,陪伴亲人,但这对人对鬼都不好。

或者被正负磁场侵染的,凶器或者邪器就会嗜血成性,滥杀无辜。佛教的就会心存善念,皈依佛门等等。

也就是说,这股力量给了它们存在的能力,也剥夺了它们自己的主观意识,让它们不清醒,哪怕做出一些跟自己生前不搭噶的事,也是正常的。

例如佛教的皈依佛门,你无论生前信奉啥,但到了佛门,就只会被清除其他思想,只剩无喜无悲无欲无求的佛门奥义。这事可以参考许仙,一堆和尚给你念咒,让你皈依佛门。最终你真的升华了,到达大自在境界。

当然,这种虚假的本能,是会在某些情况下改变的,最简单的就是外力影响。

我举个例子,道教的大印,如果在佛堂里供奉着。它的属性会不会变成适合佛教的法器?相当于小说里,抹去法宝器灵灵智,自己再重新打入一个器灵也能指挥。如果够低级,抹去前任主人烙印,再打上自己的记号,就能如臂挥使。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是还可以被外力改变的,当然有时候内在被改变后,也是可以改变的,这被称为恢复自我,通常是修炼到家了,才做的到,所以很难。

这个例子也有,比如说西游记这部小说里,唐僧在女儿国国王面前动了凡心,但他最终选择舍弃这一世的儿女私情,为广大百姓群众谋福,所以最终放弃了长相厮守,而坚定了自己拜佛求经的内心。

唐僧身为金蝉子转世,内在,外在肯定都是佛门的。但他也能恢复自我,恢复感情,摆脱了佛门的无欲无求大自在之境。这说明到了最后,选择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问米附身这些法术。原理就是先让它们拥有肉身,让其恢复自我。让它们恢复自己理智,恢复自身的七情六欲。不然咋沟通?你说它们都不带听得进去的。

所以我信奉的是,实力只要允许,先压就压,服了再劝,劝了不听就打散,让能量回归自然。

当然,道教有兵马,一般不会这样做,直接收了当兵马,佛教也是一样,都是让那些鬼变成自己一部分实力。我不会这种手段,所以我就打散即可。

终究在这世上,还是信奉谁拳头大听谁的道理。你实力不如我,任你巧舌如簧,我也一剑斩之。这也是我为啥觉得派系之争其实都是身外之事,毕竟要是真能到达至高境界,确实这些东西可能真没那么重要了。

当然这是我个人想法,派系之争其实也是资源争夺,你天赋不如我,实力不如我,法宝不如我,怎么追得上?还不是靠资源。

所以寻道之途,财侣法地必不可少。资源,这也就是造成门派之见的最终因素。

所以综上所述我觉得,大多数游荡的鬼,或者地缚灵,记忆都是很少的。在恢复自我的时候,又能想起不少重要的事。或者就只能等修为到了,返璞归真的时候,才能拿回所有记忆。

但也不一定还是之前那个人了,这种情况,往往死后的时间都比生前的时间要长的多。视为新生也无不可。但碍于生前记忆、情分,也会报答一二,这也叫了却尘缘。

所以人,生前过好生前事,行善积德,毕竟因果不空,善恶有报。死后则可视为新生,反正所有的一切都只需心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