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石桃(1 / 2)

石远山和石望山兄弟俩,先去杂货铺买毛氏织布,缝补衣物需要的针线,棉花。日常所需的盐等杂物。

又去了,孙家酒坊打了五斤高粱酒。最后来到粮油铺子。

兄弟俩数着手里剩下的银钱,拿出二两银角子放在怀里。剩下的买了三斗苞米粒,六升高粱米。(三斗苞米粒约等于225斤,六升高粱米约等于45斤。)这些粮食也就够老石家吃一个月的。

零零总总这些东西,一般都得三个成年人才能背走。石远山兄弟俩各挑着个担子,装得满满的,稳稳当当往城门口走去。

出了石牛镇城门,石远山兄弟俩将担子放在路边一棵大树下。石远山对石望山说:“老二,你在这看着东西,等等刘大满他们几个。俺去趟石桃她婆家。俺快去快回。”

“行。哥你快去吧。给俺大侄女带好。说她二叔想她呢。”石望山放下担子用衣襟擦汗。

石远山拎着给石桃特意留出来的一只野鸡,快步往石牛镇南边的大槐树村赶去。

... ... ...

大槐树村,李家。

李家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在院子里斩草。

李老太太站在院子里喊石桃:“老三家的,这太阳都要落山了,你咋还不赶紧洗衣服。”

李家大儿媳妇:“娘,别看老三家的是从穷山沟里出来的。身子金贵着呢。哪像咱们这劳碌命,见天地不干活就浑身难受。可在炕上躺都躺不住。”

李家二儿媳妇也跟着说:“都是老李家的媳妇,娘,您老人家可不带这么偏心的。俺跟大嫂,哪个有个头疼脑热的不是还坚持着操持着家事。咋就她个穷山沟的,也不知是真病还是假病,今儿一天可就煮个饭。这衣服,再不洗,明天爹他们下地那还有得穿吗?”

李老太太听着两个儿媳妇的话,气得几步走到三房的屋门前,一脚踹开门。大声喊道:“老三家的,咋地。耳朵塞鸡毛啦。没听见喊你洗衣服呢。明天想让爷们光着身子下地干活是咋地。”

炕上躺着的石桃,这会脸色苍白。自打嫁进李家,每天负责洗衣,做饭。婆婆为了省柴火,冬天也不让石桃用温水洗衣。石桃每月来月事小腹越来越疼。

今天,勉强做完了晌午饭。小腹疼的躺在炕上起不来。

石桃夫婿,李长生临去下地前。嘱咐石桃在炕上好好歇歇,衣服他傍晚早点回来洗。石桃也就躺在炕上一直没动。

原本想着,大嫂,二嫂,说几句,忍忍也就过去了。没想到婆婆被大嫂,二嫂几句话激得踹开了她们三房的门。

“娘,媳妇腹痛的厉害。您让媳妇再缓缓。”石桃看老李太太正在气头上,也不敢就说等李长生下地回来洗衣服。

没成想,李老太太听了这话,眼睛一瞪说:“咋,还缓缓。你是病入膏肓了还是就剩一口气没咽下了。哪家妇人来个月事像你一样躺炕上不干活地。”

“我们老李家娶你回来,一,你没给老李家生下一儿半女,二,见天地偷懒躲闲。我就说不能娶你们深山沟里的女子进家门。穷家过日子,整天就知道躺炕上省粮食。”

“赶紧地,下炕洗衣服,别等把你休回你们那穷山沟。有得你哭的。”

老李太太骂了几句见石桃挣扎着下炕穿鞋,哼了一声出了三房屋子。

石桃,到院子里,强挺着,在井里打水洗衣。

“呦,老三家的。咱可不兴学那病西施,一步三摇的。打个水,都得半天。”老大媳妇看石桃慢腾腾地打水,又不满道。

老二媳妇跟着说嘴:“大嫂,算了吧。到底老三家的不像咱们这些左近村子里的姑娘。知根知底。谁知道人家原先在山沟子里头,啥样。许是,人家就是这我见犹怜的娇花样呢。”

石桃自打进了李家门,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就欺负她不能回娘家,是穷山沟里出来的。再加上石桃进门一年没怀孕,引得老李太太的不满。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更变本加厉欺负她。

石桃觉得,也就是多干点活,平时两个嫂子冷嘲热讽。忍忍也就过去了。天天的针尖对麦芒的,这日子可咋过。

石桃,坐在小凳子上搓洗衣服。殊不知,李家大门外,石远山已经站了有一会了。

石远山到李家大门外,刚想叫门。就听到院子里,那婆媳三人数落他大闺女的声音。石远山双手握拳忍了又忍,站在门外没进去。

自家大闺女还得在老李家过日子,自己要是这么不管不顾地闯进去要说法。以后他离开了,吃亏的还得是自家大闺女。

石远山在门口等了一会,才叩门唤人开门。

李家老二媳妇出来开门:“呦,这是石叔来看老三家的啦。”

老李太太和老大媳妇听到老二媳妇说话,往院门看来。看到石远山站在院门口,手里拎着只野鸡。

老李太太高兴地走上前:“亲家公,我说早上咋有喜鹊站在门口叫呢。原来是亲家公上门来看闺女了。快进院。”

老李太太往里让石远山,随手就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