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你那大眼珠子别瞪那么大。长生小子对桃儿还是挺好的。”
“长生他爹让他跟桃儿和离,再给他找个媳妇。他认可跟家里分家,被家里赶出来,也不跟桃儿和离。就冲这,俺就只认他做大姑爷。”石远山当时在李家说让石桃和离也是对李长生的一个考验。
如今,李长生通过了考验。那石远山就也要护着些他这大姑爷子。
石望山还有些愤愤不平的。但是他打小就听他哥的话。
那是一种来自灵魂地血脉压制。
老石家,一大家子和睦团结也跟石望山听石远山的话。石远山让干嘛干嘛有很大关系。
石桃跟着进山,石远山就将毛驴背上驮的粮食拿了下来。
让石桃骑着毛驴。又放了一个被卷。
李长生挑着一个家什担子,牵着毛驴。
石远山爷四个则将采买的粮食和物品,分配好。都挑着担子进山了。
------
六道岭村石家。
“老大媳妇,俺们去地里了。”
今个,石家除了毛氏都要去地里种萝卜。一大早祖母王氏告诉在正洗刷碗筷的毛氏一声。就关上院门一家人都去了山地里。
撒萝卜种不难。难的是一趟趟从溪水里挑水到山地里浇灌。
石家借了左邻右舍的水桶和扁担。
二婶带着傻柱子和石苍柏,三人往返溪边和山地来回的挑水,浇灌。
“也不知道宋任家,宋婶子是怎么浇水的。”石杏见着自家三个人挑水都往返好几趟了。
宋任家就宋婶一个能挑水的可怎么干的这活。
“昨个,俺见你宋婶子跟村西你丁爷爷家,借了独轮车。”
“她再多借几个水桶,用独轮车推到山脚下。再挑上山就省力多了。”祖母熟练地撒上种子,再用脚推土将种子盖上。
“你宋婶子再熬两年,宋任就能帮得上忙了。这日子眼瞅着就有盼头了。”
石杏注意到了祖母用的字眼,熬。
是啊,这一天天的日子,对宋婶来说就是在熬。熬到了宋任长大,她肩上的担子就轻多了。
这也是为啥村里的姑娘都往外嫁的原因。
村里的男人都以打猎为生。进山打猎太多的危险会发生。家里的男人一旦有个意外,那女人的日子就是个熬。
苦熬,苦熬的。有的甚至都看不到希望。
“奶奶,爹他们也该回来了吧。”
“可说是呢,按脚程今个是该回来了。跟他们一趟出山的,昨个不是都回来了吗。你爹他们,要买毛驴耽搁一天。今天也该回来了。”
“咱们村里离镇上也太远了。出趟山往返得好几天。这要是近些,当天能走个来回多好。俺也能出山去看看俺大姐。”
“可不能近哦。当初老祖宗们逃荒到这片山。可不就是瞧中了这片山坳坳远离人烟。能避免战乱。才在这定居的。”
“要是没有这片山坳坳,当年那些老祖宗就都死在战乱了。哪还有你呦。”
“咱们村穷是穷了点。主要是什么东西都得到山外面采购。手里剩不下银钱。但是,只要勤快些。就能填饱肚子。家里男人打猎,锅里也经常能见到荤腥。”
“就算是灾年,粮食减产。咱大山里也能弄到吃的。饿不死人。又没有战乱。不知道比山外面好多少。”
“还是应该更好些的。村里穿粗布的都不多,净是穿麻衣的,更别说穿细棉布的了。”石杏小声的跟自己说道。
“这孩子,嘀咕啥呢。”王氏没听清石杏说啥,手脚麻利的往前撒种,盖土。
一亩地的种子,小半天的时间也就都弄好了。
还剩浇水的活,二婶他们还得继续干到傍晚。
石杏见地里没有她啥事了,就去宋任家山地里帮忙撒种。好让宋任能帮宋婶去挑挑水。
石杏在石家地里已经将撒种练得很熟练了。宋任和他爹也就留石杏自己在山上撒种。
然后,宋任和他爹两个人在溪边打了水。爷俩一个推车,一个在前头肩上挂上绳子拉车。将水运到山脚下。
这样,宋婶子也就往返山上,山脚来回挑水就行了。省了宋婶不少的力气。
“呦。石杏。又去宋任家帮着干活了?”傍晚,大家伙在溪水里玩水乘凉的时候,老石家大房的石榴阴阳怪气地跟石杏说道。
“你奶奶是怕山外的人家嫌你呆傻,嫁不出去,给你选了宋家做婆家了?”
说完,石榴和她身边的几个姑娘都哈哈的嘲笑着石杏。
“就是,嫁不出去还不得早想办法。”
“也不知道,她能不能生。能生的话,生出来的是不是也是傻子。”
“那还用说?她三叔就傻,她也傻。下一代肯定还傻啊。”
“哈哈哈”
刘桂花人小,但是也知道她们是在欺负石杏姐姐。
“不许你们欺负石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