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日子好过了(1 / 2)

老石家大房的新媳妇进山,于氏照比着二房那边弄了个更大的排场。

村民们也都热热闹闹地跟着凑趣。

这样子的日子,大家都说会说些好听的话给主家凑趣的。

于氏也就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于氏觉得,这样的感觉太过美好。

她也知道这都是因为她家娶了个娘家在石牛镇里的新媳妇进家门。

本来婚前跟新媳妇说好,进山办个婚礼。

在山里老宅待个十天半个月的,小夫妻就出山住到镇子里新买的小院子。

于氏,还想继续依靠新媳妇压住老石家二房那边的风头呢。

怎么可能愿意放小夫妻出山回镇子里。

就这样,小夫妻就被留在了山里猫冬。

因着这事,没按事先说好的来。

石川大儿子没少受新媳妇埋怨。

他心里也是埋怨他奶奶的。

明明说好的事,非得弄这一出。

但是,他对在山里猫冬,倒也没啥意见。

毕竟,猫冬就是整天窝在炕上待着。

要是在镇子里,还得跟着他爹石川看铺子。

所以,他也没觉得不能接受。

可是新媳妇,不愿意啊!

她在这山里待不惯,又担心,开春后,于氏还是不让她们出山可咋整?

毕竟,她现在觉得老石家大房有说话不算数的先例。

以后,也不见得就能说了就算。

冬季,猫冬。

两口子整天窝在炕上。

起先的日子,石川大儿子对新媳妇还有着热乎劲。

后来,他终是耐不住他媳妇的默默叨叨。

烦的他,给他媳妇个大后背。

以沉默对抗他媳妇。

放下老石家大房闹矛盾的新婚小夫妻不提。

六道岭村的壮劳力,接连两次的出山迎亲。

还真唬住了几户人家。

在大雪封山之前,陆续有几户人家娶了新媳妇进山过日子。

这一年来,六道岭村的村民手中攒的银钱多了。

老石家二房运货队,大雪封山前的几趟运货。

应村民的要求,运回来不少的棉花。

还有不少匹的细棉布。

如今,毛氏已经不接外人的织布的活计了。

她只给自家人织些布,做衣裳穿。

六道岭村的村民,往年家里棉衣少。

今年都纷纷买了不少的棉花做棉衣。

也舍得给家里,老婆,孩子买匹细棉布做身衣裳穿穿。

就只能跟老石家二房的运货队买现成的细棉布和棉花。

快要猫冬了,家家户户都在为猫冬做准备。

老石头做的豆腐,就成了热销货。

村民多的卖两板,三板的豆腐。少的也得买上一板的豆腐。

拿回家,切成小块放在院子里。冻成冻豆腐。

能吃一整个冬季,都不坏。

这就把老石头和傻柱子给忙碌的够呛。

毕竟,王氏带着石杏她们娘几个还得负责卖给村民们货物。

还有给家里猫冬做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顶多是只能帮着老石头挑挑豆子,给豆子发泡好。

傻柱子,这阵子天天推着石磨磨豆子。

整天嘴里嘟嘟囔囔地。

往年这个时候,家里已经没有多少需要他干的事情。

他可以一天给家里挑两趟水。

然后,整天跟他的小伙伴们去疯玩。

今年可倒好。

他天天干着他黑驴妹的活。

不能出去玩。

他都听那些小伙伴们说了。

这拉磨地活,就应该是他黑驴妹干的。

现在,黑驴妹帮着大哥,二哥在运货。

只能,让他拉磨。

傻柱子,嘴里嘟囔着。

他无比想念他黑驴妹。

石杏好笑地看着她三叔,推着磨杆。

嘴里嘟囔着,慢悠悠的一圈一圈地转。

石杏抽空,拿了块果脯给她三叔塞到嘴里。

哄着他道:“三叔,你再忍忍。今年,好多家都买了棉花。”

“猫冬的时候,等天好,能穿着厚棉衣出来玩的小伙伴肯定很多。”

“今年,你就不用愁出门也没有小伙伴陪着你玩了。”

“三叔,你今年教俺滑独脚驴啊?”

傻柱子被石杏塞嘴里一块果脯,正在品着滋味。听到石杏说的。

睁大了眼睛,问道:“真的?小杏儿你说,今年猫冬,也有小伙伴能出来跟俺玩?”

石杏肯定的点头:“会有很多的。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小伙伴,猫冬的时候,有厚棉衣穿。能在天好的时候,出门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