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显身上的盘缠很快花光,饿昏街头被一个老军营救。
老军弄了些吃的让他填饱肚子,劝喻其去县衙加入厢军,起码不会饿肚子。
吴显说厢军是修桥、筑路、凿山、盖房,还不把人挣死个球?
老兵说有不干活的厢军,给他介绍了魏威在龙啸山庄的神威军。
吴显无可奈何花落去地来到赶去龙啸山庄。
神威军果然不干活,吴显加入后文武都有两刷子,很快便就出人头地被魏威选拔为卫士候补人。
正好魏射丧命,吴显堂而皇之补了魏射的缺,成为“寒光四显”。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吴显绝不会跟张寒、韩光、李四三个五大三粗的棒槌同流合污,他想方设法要跟蒋天龙。
因为吴显洞察形势,觉得蒋天龙才是自己飞黄腾达的靠山,而蔡京亲睐的是外孙而不是白痴私生子。
吴显要踩着蒋天龙的肩膀往上攀登。
蒋天龙尽管略识文采,能读出藏头诗的含义来,但在吴显这个自毁前程的秀才面前,毕竟是小巫见大巫。
蒋天龙在少华山释放箭簇被吴显拦住了。
按理说等级森严严的宋朝下属要绝对服从上司,即便上司是错的下属也得服从。
然而吴显却逆流而上,他毫不畏惧地分析判断了毫无目标施射箭簇的弊端,彰显了他的智慧和才能,蒋天龙竟然接受了。
吴显在客来悦茶馆吟诵的南唐后主李煜诗词使蒋天龙震撼,吴显将一诗一词写在折扇上,更让蒋天龙折服。
蒋天龙是主子,吴显是仆从,两人却以兄弟称呼,说明蒋天龙对吴显是打心眼里佩服。
吴显分析了眼下的形势,毅然决然拉着蒋天龙走进聚贤楼茶馆。
蒋天龙有点不大理解,梗着脖子问:“吴大哥你这是……”
蒋天龙开始称呼吴显吴大哥,可谓士别一刻当刮目相看。
吴显看向蒋天龙道:“兄弟写在羽箭上的那首诗还在不在?”
蒋天龙面面相觑,随之嘿嘿笑道:“吴大哥说的是我们在少华山打算射向山寨但没有射出去的四句暗语?”
吴显摆摆手道:“就是那四句暗语!”
“在在在!”蒋天龙忙不迭地说着,从贴身衣兜内掏出一卷布帛来展示给吴显道:“这是蒋某人最得意的一首暗语诗!”
吴显将布帛接过来去看,只见上面四句暗语诗历历在目:
大宋蔡洲在汝南,
兵发太湖不见天。
王师北定燕云日,
捧诏析津统河山。
吴显饶有兴趣地将暗语诗看完,赞不绝口道:“蒋兄弟的诗才不亚于你外爷爷,都赶上东坡居士啦!”
蒋天龙讪讪而笑,道:“吴大哥恭维小弟啦!小弟如果像你那样上过县学,那么诗才一定会有大长进。只可惜蒋某来到德云山庄才跟私塾先生学习认字,比别人晚了好几年,能胡诌出几句诗来一定是挖空心思了!”
“蒋兄弟不能灰心,你跟私塾先生学字,就能写出如此深奥的诗句来,李白、杜甫、王安石不也就那么回事吗?”
蒋天龙打躬作揖道:“吴兄过奖,蒋某人宵小之辈,哪能跟诗仙、诗圣相提并论?”
“可你四句暗语诗中隐喻着‘蔡太师诏’四个字啊!”吴显饶有兴趣地说着,将布帛收起来道:“暗语诗吴某拿着,到时候激励一下陈达!”
吴显拽着蒋天龙的胳膊走进聚贤楼茶馆,门迎龟公见两人气度不凡,上前诚惶诚恐道:“请问二位官爷……”
龟公一张口便是“官爷”,看来他把蒋天龙和吴显当成朝廷命官了。
龟公的话没说完便被吴显打断,道:“掌柜的在不在?”
龟公毕恭毕敬道:“在在在,掌柜在二楼!小人这里就领二位官爷去二楼见掌柜!”
龟公说着,一路小跑前面带路,上了楼梯。
聚贤楼茶馆是木制三层小阁楼,这在白河县算是鹤立鸡群独树一帜。
龟公上了二楼,敲响掌柜归五的门。
门打开来,一个獐头鼠目的中年人站在门口。
龟公给吴显、蒋天龙二人介绍道:“这就是我们东家归掌柜!归掌柜,两位官爷找您,小人直接领上来啦!”
龟公讨好地絮絮叨叨,归掌柜见吴显、蒋天龙气度不凡,慌忙打躬作揖道:“敝人归五,聚贤楼茶馆掌柜,不知二位官爷有何指教!”
吴显让蒋天龙拿出自己的信札名帖,又将两把折叠扇子放在他面前,吴显道:“两把折扇归掌柜可曾见过?”
归五瞪着两只老鼠眼睛寻思半天,拿起那把《听琴图题诗》道:“蔡太师两年前在敝店驻跸时,手中好像拿的就是这样的扇子!”
吴显心中一喜,默默说道:“没想到狗球上的虼蚤冒弹上了?”
吴显心中想着厉声说道:“你看清楚蔡太师在贵店打住时拿的折叠扇子上题的是这四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