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正邪妖僧(1)(1 / 2)

高俅见翁杜尔汗款款而来,慌忙站起身来迎接,道:“大师在上,请受本太尉一拜!”

翁杜尔汗将手中的九蛤禅杖往地上一墩,瓮声瓮气道:“太尉不用客套,蔡太师对洒家有恩,他吩咐洒家助太尉一臂之力,洒家不看佛面还得看蔡太师的面,太尉有啥事尽管安排!”

高太尉见翁杜尔汗如此讲,又是深深一躬道:“是这么回事大师!职下奉蔡太师之命赶来华州府白河县武圣乡前卫里青阳镇驰援龙啸山庄,但媪相童太师在白河县五环大校场跟贼寇打起来,下官想请大师前往大校场拜见媪相童太师,先给大师通个报!”

高俅一声一个大师,足见他对翁杜尔汗这个魔头的畏惧和敬畏。

翁杜尔汗眉头绾成一个疙瘩,盯看高俅半天问:“童太师是不是童贯?”

高球不敢搪塞,慌忙接上话道:“正是媪相童太师!”

“杀千刀的狗太监,就是他怂恿宋朝皇帝和女真人签署海上之盟试图灭亡大辽,老衲正要找他算账,他还真的在这地方!”翁杜尔汗大逆不道地说着,将手中的九蛤禅杖抡了几下 道:“走,老衲马上打碎童太监的狗头!”

高俅吓得不轻,蔡太师临行前交代过他:“贤契此去华州一路定会遇到高手,让翁杜尔汗大师随行,贤契便可高枕无忧。但翁杜尔汗见到童贯后一定会发作,还望贤契从中调和!”

高俅跪地领旨。蔡京什么样的人高俅心中明白。

蔡京称呼高俅贤契是对他莫大的器重,高俅顶礼膜拜。

然而高俅很是不明白,翁杜尔汗一个辽国境内的和尚,怎么就那样痛恨童贯?这就牵扯到一个忠和邪的立场问题。

翁杜尔汗是西域魔教的创始人,可他做过辽国的国师,对契丹人可谓忠心不二。

翁杜尔汗拥护宋真宗赵恒和辽国萧太后萧绰签订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两国相安无事一百多年,两边的老百姓都享受到太平带来的幸福。

然而赵佶登基后想玩弄一个新花样——灭辽,暗中跟女真人眉来眼去,企图背弃“澶渊之盟”。

完颜阿骨率领女人铁骑不断地骚扰辽国境地,宋国在南边也是蠢蠢欲动。

童贯撺掇宋徽宗派人跟女真人签订了《海上之盟》,宋金联合灭亡辽国的态势已经形成。

女真部落处于辽国北方,完颜阿骨打的铁骑是虎狼之众,辽国难能抵挡;完颜阿骨打趁机建立了金国。

宋徽宗在中原和完颜阿古打遥相呼应,他想完成祖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和金国合作打击辽国,收复被200多年来被辽国霸占的燕云十六州。

为了联金灭辽,宋徽宗和童贯的骚操作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派遣马植从山东蓬莱渡海,和金国谈判建立盟约一事。

金国了解北宋意图后, 很快表示同意。两年之后,马植再次前往金国商量海上盟约相关事宜最终如愿以偿。

宋金海上之盟的内容是:北宋和金国各自按照自己的攻击路线,派兵攻打辽国;金军占领内蒙古宁城境,北宋占领北京和山西大同一线。

北宋为了拉拢金国,还将每年给辽国的岁币转交金国,金国也承诺灭辽后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北宋。

然而不讲信用的金国看到宋朝的虚弱后,并没有践行海上之盟条约的条款,灭亡辽国后接着灭了北宋;宋徽宗的骚操作把自己和儿子宋钦宗送到荒寒的五国城。

辽国天祚帝得知宋金签订了海上之盟后,十分惊慌,派耶律大石率领孤狼军潜入东京汴梁刺杀宋徽宗赵佶,被苏靓草和秦月娘母女打退。

翁杜尔汗早就退出辽国政坛,可见宋金两国 联手试图灭亡辽国,便想以自己之力破坏《海上之盟》。

翁杜尔汗派密探打探出,蔡京对宋金联合灭亡辽国的计划持保留意见,便想从他身上打开缺口。

蔡京是个圆滑狡诈之人,心中想的和表面做的恨不一致,他知道宋金联盟一定会逼反辽国,百年和好的《澶渊之盟》将被破坏,但皇上在 童贯的鼓动下一定要这么做,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饿闭只眼。

蔡京认为,北宋和辽和平相处一百多年,与金联合趁火打劫道义上过不去。

再者北宋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就打不过辽国,一旦与金相邻,必然成为待宰的羔羊。

太宰郑居中和蔡京持同样的观点,站出来反对和女真人结盟。

蔡京则躲在后面哼哼唧唧不当面表态,可是他支持郑居中。

蔡京认为:澶渊之盟至今百余年,兵不识刃,农不加役,虽汉唐的和亲之策,也不如我朝的安边之策。如今四方无虞,却要冒然毁约,恐招致天怒人怨。且用兵之道,胜负难料。若胜,国库必乏,人民必困;若败,遗害不知凡几。以太宗之神勇,收复燕云,两战皆败,今日何可轻开战端。

其次是海上之盟进入执行阶段的时候,北宋两次攻打幽州均告失败,覆亡在即的辽国大获全胜,就更别提原先议定的由北宋攻打的云州,是连门都没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