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双庙救美(1 / 2)

手战 十一画生 3819 字 2023-01-28

这一声惊得说书先生住了口,也惊得旁桌的客人齐齐抬头望了过来。

这一桌一男两女,男的十二三岁的样子,面色微黑,略显稚气;女子年纪身形与察蒙蒙相仿,鹅蛋脸型,面上遮着薄纱,眉宇间英气勃勃,绝无小女子态。拾儿觉着此女体态熟悉,尤其是那双妙目,分明见过。不由多看了两眼,细想在哪里相识。那女子似刚哭过,红着眼圈,见了拾儿微微点了点头。另有一女,因背对着拾儿,看不到模样。这一男一女涕泪交流,女子将一方帕子咬在口中,才不至于哭将出来。这女子哽咽半晌,起身说了声:“孤姐姐,咱们走吧。”先一步走出店外。那少年站起身拱手向昙拾儿作了个揖,也跟出去了。那位‘孤姐姐’会过账,眼神斜睨了昙拾儿一番,轻轻哼了一声,便出门去了。这女子凤眼含春,体态如柳,浑身上下透着妩媚。

察蒙蒙见昙拾儿望向这女子,小嘴一噘,冷笑道:“就没见过个女子么?要不你便跟了她去吧。”本真闻言不由一声轻笑,昙拾儿脸上微红,一边细想一边说道:“这女子面熟,似曾在哪里见过。”察蒙蒙调侃他道:“天下的美女拾儿哥都看着面熟,都是知交故友,拾儿哥天生情种,又怨得谁来?”拾儿轻叹,无可奈何。察蒙蒙哼了一声道:“看来是被我说中了,无言以对!”

说书先生此时走了过来解了尴尬。他抱拳道:“少侠这一声叹,真正赞到小人心坎里了。小人书中所讲,正是张巡张大人守这睢阳城的旧事。也是乱世出英雄,若不是玄宗皇帝宠幸妖妃杨玉环,荒唐国事,引发兵乱,又有谁能知道我大唐还有这等忠贞之士呢?”这番话如针般扎进本真心里,她将头一低,默然无语。

昙拾儿起身回礼道:“也不尽然。自古以来,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能将一份痴情专于一人,寻常人尚且不宜,何况帝王。如此来看,我朝玄宗皇帝也算是千古第一痴情人了。再者说,若非男儿无能,女子如何误国?”这番话说出,只见本真面露感激之色,察蒙蒙暗暗挑起大指。说书先生却袍袖一甩,冷冷说道:“小先生这番言语倒也奇特。只是在这睢阳城下道出这等言语,只怕对不住那些守城牺牲的将士。”昙拾儿正色道:“睢阳之战天下闻名,张巡张大人、许远许大人,更有一众豪杰的英雄事迹妇孺皆知。如今在睢阳听先生说了这南将军搬救兵之事,真是令人胸怀激荡。既叹南将军忠勇,又恨贺兰老贼无耻。可惜英雄已逝,我等晚辈只能望之兴叹了。”说书先生道:“能有此意还算有些良心。这睢阳城外有双庙,供得便是张大人和许大人,南将军作为部将,自然配享祭祀。小先生有闲,不妨也去进上一炷,以了心中之愿。”昙拾儿点头道:“正该如此。”

三人用过饭,怕街面上不太平,便让静宜将本真送回船上。见本真坐到那里目似含泪,一语不发。察蒙蒙知道,定是说书先生的话刺痛了她,欲要安慰一番,又不知从何说起。却听本真叹息一声,说道:“这些年奴家居于民间,看到的,是百姓的生离死别,听到的,是乱世的悲欢离合。又想起当年,三郎宠爱,独艳后宫,过得是神仙般的日子,何尝想到过民间疾苦。说书先生说奴误国,奴心下不认,却也无颜面辩驳。好在还有这些忠贞之士,方保得我大唐金瓯。二位如果要去那双庙,请为我、也为我那三郎,敬上一炷香,算是赎一赎今生的罪愆吧。”

拾儿与察蒙蒙出来,先是买了香烛纸马,按照说书先生指的方位,往城外而来。

出睢阳南门,不远便是双庙。三人刚进正门,便听到正殿之内吵吵嚷嚷。却听一人说道:“这张巡什么东西,也配建庙祭奠?老子听说,当年伊子奇将军围睢阳,城内粮尽,这位张大人把自己的老婆杀死,做成肉包子给兵士们吃。你道这睢阳为何难攻?这些人吃了人肉,个个心狠手辣,因此才攻他不下。这张巡连自己的老婆都能杀,真是凶神恶煞一般的人物,坐在这庙中,岂不是奇哉怪也?咱们兄弟今天便做做好事,把这泥胎推到,破庙拆除,也算积了一件功德。”这人话音一落,便有十数人起哄叫好。昙拾儿听这腔调,极其耳熟,似乎是新安道上被自己擒获的“拦不住”欧大冶。

又听一女子怒道:“想要拆庙,先问问本姑娘手中这张弓答应不答应。”跟着便是兵刃出鞘的声音,接着,一群人从正殿涌出。昙拾儿瞧时,果然是欧大冶,此刻正领着乌衣帮众徒将三人团团围住。这被围的三人,正是听书之时那邻座的几位。此时,这长相俏丽的女子已然摘了面纱,正挽着红袖手中张着弓,弓弦上搭着箭瞄着欧大冶。弓箭不利近战,若非有奇技,断不会在短兵相接时使用。这女子明明腰下带着护身障刀,却以弓箭御敌,显然在此兵刃上浸淫已久,使起来更是得心应手。那位长相妖娆的孤姐姐,手中却是一条软鞭,鞭身上满是倒刺,若被它抽中,必然会带下一条肉来。那位少年手中持了一柄铁枪,看他并未成年,身短枪长,持在手中颇有些吃力昙拾儿忽地脑中一闪,已然想起,此女曾在长安东楼见过,后来又在洛阳道上相遇。她乃是伯父卫旷好友公孙大娘的弟子,名字却忘了,只记得有个“离”字。那个使鞭的分明就是洛阳道上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