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全息:荒岛求生4 韩信:我最大的不幸……(6 / 7)

堂堂汉朝开国皇帝,这么小肚鸡肠他丢不丢人?

韩信越想越理直气壮,觉得自己真是个天才,太聪明了,这都能给他想到。

被抛下的刘邦蹲在原地磨了磨牙。

他决定跟去大山洞。

他就不信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那群家伙真能把他打一顿丢出去?就算他们干得出来,韩信还真能看着他挨打?不想混了吗?

而且这次过去之后,他必须得问出来刘启和刘彻到底是他哪个儿子的子孙,是不是刘盈那臭小子的。

收拾不了他们两个,乃公还收拾不了自己儿子?

刘邦站起身来,就准备追过去。

走了两步突然发现一件事,韩信跑太快了,已经没了踪影。而大山洞具体在哪里,韩信没说,所以刘邦不知道。

…………

这就很尴尬了。

刘邦看看远处的重重树影,又看看火堆还在烤的野鸡,最终屈服在了肚子饿上。

算了,先填饱肚子再说。

这鸡还得烤一会儿,等他吃饱喝足,有的是时间慢慢找山洞。

刘邦选择性忽略了天色越来越黑,等他吃完烤鸡可能已经开始下暴雨,不方便到处乱跑了这件事。

毕竟人嘛,得给自己找点借口挽尊。

大山洞里,一群人已经结束了各自的吵架,而是开始商量正事。

因为人多力量大,现在山洞里已经储存了足量的柴火。哪怕大部分树枝都是新折下来的,烧起来不如干柴那么方便,也总比外头被暴雨淋湿的要强。

一群秦国人坐在旁边看了半天的三个团队吵架了。

非常巧的是,这三个团队吵架的人都是队里的重复人员。

太子刘彻和武帝刘彻吵架,李二郎和李世民吵架,老青少三个朱棣吵架。最后这个有失偏颇,准确说是青少在吵架,老的在和稀泥。

朱元璋让永乐大帝管管自己,老朱棣嘴上答应得好好的,拉架的时候根本不尽心。

别人是看其他人的热闹,老朱棣是看自己的热闹。

朱元璋:糟心儿子!

总之不吵架的秦国人在其中格格不入,搞得嬴驷嬴稷和嬴子楚纷纷看向始皇和小嬴政,在想他俩什么时候能吵起来。

始皇回给了他们一个冷漠的眼神。

小嬴政学着始皇回了一个同款的冷漠眼神。

老秦家长辈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自家崽太争气了,看着就不像其他家的那么幼稚。

就是太不活泼了一点,要是能稍微和那三家学学就好了,可以多一点朝气嘛。

嬴稷就觉得自己很活泼,没道理自己的曾孙这么不活泼。幸好政儿年纪还小,回去之后可以想办法让他找回童心。

小嬴政:有一点不妙的预感。

吵架这种热闹看一会儿还好,看多了就有点闹腾。所以大秦主动站出来平息了事端,表示现在还有正事要说,吵架回头再继续。

众人于是纷纷闭嘴,洗耳恭听。

战国大魔王作为代表人物发表讲话:

“我们这么多人挤在山洞中也不太方便,得想法子隔出一些空间来。”

一群陌生人,互相之间还是要留出足够的隐私空间的。要不是条件不允许,其实几乎每个人都想单独划分一块区域。

可惜他们要什么没什么,连块布帘子都找不出来。

还有武器也是,如果有适合的武器,其实还能在山洞里挖小山洞当做房间。然而他们只有原始的尖锐石头能用,顶多切割个肉块。

说起没有武器,连伐木都很困难。

这么看来,搞隔间似乎也不太现实。尤其外头在下雨,根本没办法出去伐木。

嬴稷的意思是山洞够深够大,要不大家就别挤在一块了,先尽量离远点。等有别的办法弄出帘子,再进行分隔。

当然,如果你们三家觉得不用给你们私人空间的话,那他们大秦人就独自走远一些。

聪明人听出来了——搞隔间什么的都是借口,实际上还是嫌弃他们吵,想拉开距离。

之所以开口提议隔间,是觉得他们待在山洞正中央,无论大秦往哪儿走,距离吵闹源头都很近。

而且不声不响就集体挪窝显得很不合群,容易引发矛盾,最好还是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先解释一通。

虽然想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但朱元璋还是很赞同的。

朱元璋甚至抓着嬴稷的手感慨道:

“其实我觉得你们大秦人看着还怪亲切的,很想和你们待在一块。这样,我让朱棣他们单独去远的地方待着,然后我和我媳妇儿在你们附近休息成不成?我们俩保证不瞎嚷嚷。”

朱元璋决定把朱棣一家四口全部扔出去,让他们自己在远处吵。反正有徐王妃和老朱棣盯着,估计也不会出什么事。

他连发配儿子的位置都想好了,就让他们待在洞口这边。这边雨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