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攻楚与指南针南 嬴政:别拿小零食来给朕……(2 / 3)

对方、其实还挺喜欢这种投喂方式的?

看不出来呀,对方一个传说中所向披靡的冷漠帝王,居然还会对后世的小零食念念不忘。

嬴政顿了片刻后,给自己找台阶下:“偶尔享用也许还能激发学习的热情,也并非什么大事——以及后世的小零食可昂贵?”

“若是你的零花钱不够,朕就多寄点金叶子过来。”

拿钱砸的话,对方不会还拒绝吧?

见对方一本正经地挽尊,句句不离小零食。她不知怎的,总感觉比起先前动不动就嘲讽她学习的模样,多了几分人情味。

她点点头,决定不继续逗对方:“好说的,就算零花钱不够,我的库存还是够了的。”

所以投喂老祖宗的光荣使命,就包在她身上吧!

而除却先前所提到的造船和水.雷技术,在水面上作战的时候,不能避免要提到的,便是方向的掌舵和指引了。

尤其秦军不是本土作战,对于地形和方向的把控,没有楚国来得灵活。

【那么在之前的课堂里呢,我们曾讲过四大发明中的另外三种。今天要讲的,便是指南针这一航海时的关键发明。】

说起还没讲完的四大发明,嬴政瞬间有了印象。

比如最开始认识的时候,对方一边拿这个使劲忽悠他,一边又提防着不透露四大发明的关键技术,生怕他是个祸乱的反派人物。

就仿佛拿了个胡萝卜在面前晃,不断地吊着吊着,就是不给他。

夏安夷迟疑了下:“不是,这么点小事,你还计较的吗?”

嬴政冷哼了声。

【其原理是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最终指向地理方向所在的南北方,可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早在战国时期,它便以“司南”的形式存在了,只是在宋代以后才真正运用于航海和军事之中。】

嬴政令人寻宫中的“司南”过来,轻掀眼皮观察着,然后听到对面之人喊他:“能往旁边让一下嘛?”

她表示也想凑热闹:“历史书上的司南是后世复原的,我也想看看正版的哎。”

嬴政:“……”

真是的。看不出来,他还在生气的吗?

他漆眉微动后,最终衣袖轻拂开。还是难得不计较地让对方看了眼。毕竟这些后世学子怪可怜的,只能看复制品。

就当让她们过过眼缘吧。

眼前的司南布局确实同后世很像,不过细节上还是很不一样的。能窥见古人的精心雕琢和设计,底下的械盘分割出不同的星域方向。

被问及这个,嬴政只是语气淡定地道:“你说这个吗,司南大部分时候,都是用来占卜与祭祀之用。”

光幕里提及的,《鬼谷子》中郑人以其指引方向的用法,是民间自发发现的。指南针的性能,需要很久之后才能真正娴熟的应用。

【磁石往往是在寻找铁矿的过程中,一并被发现的。其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人们发现了其对于铁、镍等物质的吸引特点。】

嬴政颔首表示赞同:“司南很早便被应用,只是其对于磁石打磨的条件苛刻,容易破坏后失去磁性。”

所以民间很少能人手一个,在出发找路的时候大规模地应用。

夏安夷思索了片刻:“不知道系统,支持大规模邮寄吗?”

不过古代所匮乏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最好的方式便是授人以渔,若是一次次传物并不现实,也会形成依赖。

【后来人们又发现,用铁块在磁石上磨擦产生磁化现象。而且还可以用烧红的铁片,经过居里点,冷却或淬火而得到磁化,操作时铁片便保持南北方向。】

光幕里所提及的,便是考点中《武经总要》里的“指南鱼”制法。

另外,底下还有沈括在《梦溪笔记》里提到的罗盘,和各种架设指南针、不易破坏而使其失去磁性的方法。

【比如“指南龟”采用了竹钉支承,摩擦力小,旋转灵活。人们将其发展成了枢轴支承式,形态和今天所见的相类似。】

光幕里展现的动画,便是船只与人群手握这一重要的发明。即便置身于迷蒙的海雾中,或是蔚蓝而看不见尽头的大海,都不会迷失方向。

如此神奇的发明,便是来自大自然的指引。

而在后世的讲解中,指南针虽在下西洋的过程中得到了应用,但收获较为微小。反而是那西方,就像运用火药和造纸术一样将其运用,最终迎来了“地理大发现”和“开辟新航路”。

嬴政望着这样的剧透,缓缓道出意味不明的笑。

这些并不急,可以先拿楚国练练手。

成功的话,也许在许多年之后,可以考虑往东边的海洋方向发展。这一次,可得好好、抢占先机了。

而先前打了两场败战后的楚国,并不信邪。作为南方的土著,他们坚信秦军那群旱鸭子,不过是沾了武器先进的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