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 (2 / 3)

在一个叫做东大寺的寺院中。在日本的神话中,他们的天皇是抱着一块木头下凡的,所以这块浑身散发着香气的木头自然就成了日本人眼中的圣物。

有人的地方,就有野心。自然这块木头是圣物,自然就有不少人要成为圣物的主人。

传说曾经有人要盗取这块沉香木,当他拿起这块木头的时候一瞬间便狂风大作,当他见势不好放下这块木头的时候,狂风瞬间就停下了。

有了这件事情之后,这块沉香木在日本传的神乎其神。

隋炀帝或许自己也想不到,自己随手一个赏赐,会被日本人奉为国宝。或许,日本的香道文化,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产生。

日本人喜欢沉香木,自然,他们也喜欢金丝楠木。】

【朱棣:咱们多的很。】

【朱元璋:这么喜欢木头?】

【嬴政:就是这个什么都没有的国家?后面却逐渐发达了?】

【李治:我们得努力才行。】

天幕:

【明长陵中有很多金丝楠

木,隆恩殿更是有二十几根价值好几十亿的金丝楠木,又粗又壮,是极为罕见的木材。

仔细观察,它们还在闪闪发着金光。

这种金光闪闪的木头自然是深得皇帝们的喜爱,所以后面继位的几个皇帝,都爱大量的砍伐金丝楠木。

所以到了清朝时期,金丝楠木已经变得很少了,已经是出于有钱也买不到的阶段。

刚好乾隆皇帝很是偏爱金丝楠木,但是他又弄不到金丝楠木,那么怎么办呢?

他看到了长陵中有那么多的金丝楠木,于是——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是打着修缮长陵的旗号动过金丝楠木。把长陵由大改小了。

如果是别人是盗墓的话,那么乾隆皇帝或许可以称得上是“盗木”。

曾经,日本人也盯上过金丝楠木。但他们盯上的不是长陵,而是北京的雍和宫。他们把金丝楠木柱用水泥柱进行替换,把真正的金丝楠木柱运回去给自己的天皇做棺材用。】

朱棣很生气,但是他不能把这个叫做乾隆的小子怎么样:

【朱棣:很生气!】

【刘彻:所以有的时候不要这么大张旗鼓。】

【李治:Judy还是太爱显摆了。】

【李世民:还是得朴素一些才行,学学朕的昭陵。】

【嬴政:还是得把自己埋了才行,修什么地上宫。】

【武则天:始皇帝不正经起来没我们什么事。】

天幕:

【不过,乾隆似乎得到自己应有的“报应∟∟[]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有人为了报仇,把乾隆皇帝的棺材板都掀开了,因此乾隆皇帝落得个尸身不全的下场。

但这种因果循环对我们这些后辈来说,其实并不美妙。

因为这些历史人物,对我们来说,是珍贵的不能买卖交易的财富。

当然,Judy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有这座富丽堂皇的地上宫,他还有一把宝剑。

这把剑现在有很多个名字,永乐剑、大明永乐剑、永乐宝剑等等。当然说的最多的,自然是永乐剑。

这把剑是Judy送给西藏的一位活佛的礼物。剑格的动物是佛教瑞兽“琼”。剑身中间有剑脊增加了剑的强度,朴素而经典。剑鞘为交错纹案,以及浮雕花面。

如此珍贵的一把剑,却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被夺走了。

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在1991年出资十万英镑购入一把命名为“永乐剑”的艺术收藏品,并被誉为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古兵收藏品之首。②

朱棣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把剑呢?

据说当时有一个家族,世代居住在西藏,成为了当地的藏族首领。

当时由于政策原因,朱棣是要与西藏拉近关系的。朱棣非常欣赏一个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他想邀请他去任职。

不过这位活佛拒绝了,虽然拒绝了,也也没有辜负朱棣的好意,他派遣自己的弟子前去朝廷当交流生。

朱棣自然也是非常高兴的。等这些弟子回去之后,朱棣让他们带着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回去了。其中就有这把传世名剑——永乐剑。

朱棣听说过西藏的图腾——雪狮,西藏的人认为雪狮代表着祥瑞,朱棣就把雪狮刻在了永乐剑上。

意图很明显,朱棣想和西藏交好。

和西藏交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那时候的朱棣腹背受敌,如果和西藏交好,那么就代表着会减少一分危机。

不过,朱棣一定想不到,百年之后,这把宝剑就被人夺走了。】

【朱棣:可恶!】

【朱元璋:可恶!】

【武则天:给始皇帝喂一把长生药算了。】

【刘彻:那样就只有我们打他们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