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的,至少工匠们在这里能够学到一些新的技术。
要知道百工坊里的官员们可都是各行各业的老师傅,对于每一个前来服徭役的工匠,他们都会选择倾囊相授的。
杨戬显然也猜到了百工坊是什么地方了,他问小骊珠:“你这是想去百工坊找金匠改良黔首们用的农具?”
他并没有忘了小骊珠今天为什么会再次回去找扶苏。
“嗯嗯。”小骊珠点点头,然后对杨戬道,“我刚刚看了一下黔首们用的铁犁,我觉得有很大的改良空间。”
“师兄你想呀,要是铁犁能够得到改良的话,那么同样是耕一块地,它就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和人力去完成了,省下来的时间不就可以帮那些只能耦耕的黔首了吗?”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活人还能叫尿憋死不成?
小骊珠觉得这句话听着糙,但是理却不糙,一想到要是真的有人能够改善铁犁,大大地提高黔首们耕种的效率,她就可以得到一次抽奖的机会,然后离她完成任务又进一步,小姑娘就忍不住高兴起来。
杨戬并没有读心术,自然猜不到小骊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了,但是他有眼睛看的,看到小姑娘说得一脸眉飞色舞的,他就知道她这会儿有多高兴了。
只是……
这么忧国忧民的小妖怪他还真的是第一次见。
只能说也得亏小骊珠也没有读心术了,否则的话她肯定会忍不住吐槽一句——谁说六月的天,娃娃的脸?明明是六月的天,杨戬的心。
明明昨天晚上还怀疑她会祸国殃民呢,结果今天就觉得她忧国忧民了?
*
百工坊。
小骊珠和杨戬的到来,立马受到了百工坊的重视,就连不坐班的司空得此消息都匆匆赶了过来。
杨戬是谁,百工坊里可能没有人知道,但是小骊珠是谁,百工坊里可就没有人不知道了。
谁不知道近日来小骊珠算得上是咸阳宫的第一红人了?尤其是在始皇帝册封小骊珠为昭阳长公主之后,知道她的人就更多了。
当然了,好奇她的人也很多。
毕竟这可是大秦,不对,应该说自古以来的第一位长公主,这位昭阳长公主不仅比其他的兄弟姐妹要更加得到爵位,甚至比他们要更早拥有封地。
如此一来,谁对小骊珠不好奇?
也就是百工坊规矩森严,除了工师和丞之外,其他人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不能上前来拜见长公主,否则的话小骊珠和杨戬他们怕是会一来到百工坊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了。
不过其他人虽然没能见上小骊珠一面,但是得知她(和杨戬)来到百工坊之后,私底下便开始讨论起她这位新鲜出炉的长公主了。
“这昭阳长公主说是陛下的女儿,可从前怎么在咸阳却没有听说过她的名号?”
“我听说昭阳长公主之前是和长公子一块回咸阳的,难不成这三年她都一直待在上郡?”
“我比较好奇的是陛下那么多子女,怎么偏偏先册封了这位昭阳长公主啊?”
……
对于工匠们来说,他们对小骊珠是陌生的,所以对她许多事情都很好奇。当然了,最让他们好奇的是——
“你们说昭阳长公主怎么来我们这儿了?”
有人道:“难不成是为了改善农具一事?”
百工坊的人都知道始皇帝不久前刚下令让金匠部的段氏们集思广益,想办法改善农具的事,那时候其他工种的工匠们可没少看金匠部的笑话。
要知道如果发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的话,那么鲁班就不会被誉为天才般的名师巨匠了。
然而工匠常有,鲁班却不常有。
尤其是在农具发明这件事情上面,如果真的有人能够改善农具的话,早就出头了,哪里还会等到今天呢?
毕竟大秦是出了名的重视农业的。
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前脚才刚笑话了金匠部的工匠们,后脚昭阳长公主就驾临金匠部了。
其他工种的工匠们:“……”
突然有点酸了。
都说士农工商,大秦也确实是注重实用技能,按理来说工匠们的身份应该是不低的。
但是这个“不低”是仅限于民间而已,除非他们当中有谁做出了什么利国利民的发明,能够直达天听,否则的话别说升官封爵、改换门楣了,他们就连拜见皇帝都没有机会。
而小骊珠虽然不是始皇帝,但是她却是始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要是谁能够得她青眼,受她提携的话,那么飞黄腾达简直就是指日可待。
“长公主是驾临金匠部了没错,但是金匠部的人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还不好说呢。”有人话一说出口就带着酸味了,“他们要是真的有进展的话,这些天会没点动静?”
这话一出,其他人立马左一句“就是”,右一句“没错”地附和起来。
*
负责金匠部的工师和丞虽然不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