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武.贞观精神正统继承人.则天(5 / 10)

外家,是铁板钉钉的李治党。

一时之间,在场的臣子无论大小,都有种飞鸟尽良弓藏之悲凉感。

曾经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最终落得满身谋反的脏污,被逼自缢而死。

长孙无忌双眼通红。

他前面其实就算了下自己的生死年月,周皇为后时,自己应该正活着。

原先就好奇过自己应该不会允许此等女子为后,毕竟王皇后与他长孙家虽然没有什么利益关系,但自己的观念定然无法忍受这种出生极差的皇后。

没想到结局在这里等着,他果然去世了。

因为诸多同僚都是病逝,他原以为自己也差不多,未曾想竟然死在一女子手中。

还死得如此凄惨,更连累到了家中老小。

长孙无忌面色复杂的看向长孙皇后怀中面色一片惨白的小李治,半响说不出话来。

他默默地对着李世民跪下,无声委屈。

能说什么,他不能说新皇做的不好,毕竟新皇想要掌权,打击他长孙无忌,敲打门阀世家,顺手打击下他长孙家确实是一个非常明智加顺手的活儿。

但……

这可是他长孙家千口人的性命啊!

此次下跪李世民可不敢受,连忙起身准备宽慰几句。

大舅子可是自己留给小儿子的铁杆班底,怎么就给大舅子废掉了!!就为了个女子值得吗!

仙幕仿佛感受到了此时殿中的沉闷和尴尬,默默放起来一个小视频,视频中讲的就是这件事情的全过程,以及相对应的史料。

看到史料,在场本还在为兔死狗烹而悲伤的臣子们差点把自己梗死。

他们无语地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大人,你这是自己求死吧?”

“嫌弃自己活得太过滋润你就直说,新皇登基都二十多岁的人了,你怎么什么都管?”

本心疼兄长的长孙皇后也气笑了。

兄长不愧是兄长,前头占满了便宜才有后面的灾难临头。

被一群人怼的长孙无忌:“…… ”

只见上面的史料中完完全全展示出了李治登基之后长孙无忌的所作所为。

李世民驾崩以后李治顺利即位是真,但没掌权也是真,若问为何没掌权,自是因为亲舅舅长孙无忌霸权,在朝中只手遮天。

太宗陛下去世之后长孙无忌可飘了。

不满长孙无忌的朝臣被解决一波,不满的长孙无忌的皇亲国戚再解决一波。

二十一岁登基的李治就像幼主一样权不出皇宫,二十岁的人,活得像是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幼主一样没有自主权,甚至就连太子人选也选不了。

长孙无忌浑身一震,耳边再次回荡起当年妹妹劝诫自己放权的话。

他直接不假跪了,“啪”地一声来个五体投地跪。

“陛下!臣愧对陛下!”

长孙无忌哀嚎,泪流满面。

什么狡兔死走狗烹,未来的自己明显是找死嘛!竟然敢把三省六部中不满自己的人全部清洗了,如果不是准备自己登基,那等新皇能挣脱牢笼了,那一定会死啊!

起身到一半的李世民:…… 呵。

原地半蹲,直接落座。

李世民原先还不懂为何李治要杀长孙无忌,毕竟长孙无忌应该是从头到尾的李治党才是,但是现在看明白了。

作为一个平等爱子的父亲,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帝王,李世民知道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帮新皇度过权力交接最动荡的前六年。

所以这些臣子,是他留给李治的。

但他也没想到在他贞观朝沉稳的大舅子在他死后那么疯狂啊!

废王皇后是彻底扫清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贵族势力和霸权元老的开胃菜吧?

李世民欲言又止:“辅机…… ”

随即无言,拍了拍老兄弟的肩膀,此刻无声胜有声。

长孙无忌羞愧难言,怎能忘记贞观元年,自己以盈满为诫,以闲职高薪退避宰执之位时的谨慎呢!

【危机不仅仅来自外朝,枕边人也不是好相与的。

比如身边的政治盟友偶尔心血来潮想要想露两手废掉武则天,试图进行一番“我说话还好使吗”的实验。】

【不过还好在写废后诏书的过程中,武则天培养的眼线发挥作用。

不用废太多力气,紧急赶来的武则天一通苦情戏表演就解决了问题,李治感动又恐后怨恚,一句:“上官仪教我!”

“废后”的事情作罢,危机解除。】

【于是这场李治脑中出手意欲废武则天为庶人,上官仪兴致冲冲附和“皇后专横,海内失望,应废黜以顺人心。”的闹剧,以上官仪背锅,被以勾结废太子李忠,图谋叛逆的罪名坑掉了全家作为结尾。形成了一个经典的卖队友闭环。「1」】

正好就在殿中的上官仪面色铁青。

他累迁至秘书郎,专门起草诏谕,没想到起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