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韩斯年决定成立经纪公司的时候,本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
这个决定是他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拥有的最优选择。
但他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签入公司的艺人负责,为公司的员工负责。
只是如今不同了,当他想要与心中的人相匹配的时候,自己的心态就不同于往日了。
人心贪婪,他总是想要得到的更多,并一步步深陷其中。
当他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明白现在的自己需要拥有更多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更何况现在这种情况下,受到损伤的不止是自己,还有公司那些艺人。
韩斯年在圈内十年,靠着自己一步步走到现在,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圈内的竞争以及机会的难得。
公司刚出道的艺人有许多,他们的青春也只有几年,一旦失去曝光,他们有出头之日的机会渺茫。
公司破产其实对韩斯年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十年时间他涉足的领域有许多,资产也不少。
只是如今那么多人的生活压在他肩上,他就得解决好这些麻烦。
韩斯年低垂着眸子,沉思了半晌。
最后嘴角缓缓勾出一个笑,眼中带着些嘲讽,给秦臻都看懵了。
不是,你这要搞死人的笑是个什么意思?
那些公司高管或许忘了,韩斯年在圈内的十年,最不缺的就是人脉。
作为内娱最年轻的影帝和各大顶奢品牌的全球代言人,韩斯年拥有的人脉与资源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而且韩斯年最清楚的就是如何抓住观众的眼球,还有他对好剧本的敏感程度。
在韩斯年当演员的这些年里,他演过形形色色的人物,无论是男主还是男配,甚至还有只出场几分钟的男N号,但无一例外的就是这些角色个个都深入人心,让观众念念不忘。
“既然没有展示的平台,那我们就自己做。他们可以抢资源,但抢不走艺人的能力。”韩斯年声音平静,但说出的话却带着些狂傲。
秦臻听到这话,眼睛都瞪大了。
韩斯年的话不难理解,但秦臻却觉得这太过冒险。
艺人的展示平台也就意味着需要公司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与金钱,一旦观众反响平平,对公司来说得不偿失。
“如果观众不买账,这只会让公司陷入更难的境地。”秦臻语气严肃又沉重。
他当然知道这个策划的好处,但是这件事情赌的成分太大了。
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秦臻难免会担心。
“我一直认为,许多事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安心,与其被动承受所有压迫,不如自己开条路。”韩斯年语气中带着些笃定,以及无法让人忽略的傲气。
秦臻听到这话,突然想起从前来。
当年韩斯年事业稳步上升,讨论度居高不下,公司也重视他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艺人会靠着经纪公司进行炒作宣传,力求热度再高一点。
而韩斯年却成立了工作室,虽然合约还在公司,但关于他的运营都由工作室来管。
也就是说,接下来韩斯年要做什么公司几乎是插不了手的,而那时,韩斯年才十八岁。
内娱有自己工作室的明星不少,但工作都由自己做主的却不多。
但韩斯年还是做到了,正如现在的他说的这样,与其被动承受,不如自己开条路。
而之后的种种也表明了,韩斯年的决定是真的不出错。
他是内娱顶级爱豆,哪怕如今退圈了,他的舞台还是被网友拉出来一遍遍观看。
起初对唱歌一窍不通,后来成为了内娱创作型歌手,发行的专辑获得最佳专辑奖,比之专业歌手不相上下,甚至被网友喊话,能不能把所有歌从他嘴里过一遍。
当演员这条路是他自己选的,经历了无数网友的嘲讽与谩骂,最终他成为了最年轻的影帝,许多片段都拿来给电影学院的学生观摩。
韩斯年一步步成为内娱神话般的人物,也是内娱独一无二的全能型艺人。
秦臻从回忆中脱离,看向韩斯年越发沉稳冷静的面庞,内心的一点担忧奇异的消失了。
自己都敢离开星辰娱乐冒着风险与韩斯年创业,还能怕什么?秦臻这样想着。
于是他点了点头,“那我安排下去。”
韩斯年站起身,“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和所有艺人会议室开会。”
秦臻挑了挑眉,听到韩斯年的话,他大概也能想到韩斯年想干什么了。
于是离开了办公室。
韩斯年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
既然决定了,他必然会付出所有的精力。
过程会累会难,但这些年也是这样过来的,韩斯年从来都不怕困难。
于是,他转身走进会议室。
......
这次会议持续时间很长,等散会的时候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