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推手(中)(1 / 3)

第692章推手(中)

看着李胜利从车上,左一兜、右一兜的往下拿东西。

而且兜兜都有说道,付大姐这边也只能乐呵呵的照单全收了。

“胜利,杜鹏那边,你也紧着点看着,他不听话就得狠揍。

你爸那边,越来越看不上他了,上次来了一趟,一嘴巴就给抽跑了。

唉……”

丈母娘付大姐所忧心的事,就是李胜利这个女婿一手促成的。

杜老爹看不上杜鹏,那还是因为杜鹏所处的位置。

如果这孙子还是跟以前一样散漫,老杜也不会管他。

如今娶了政委家的姑娘,还在轧钢厂做着正经差事,杜老爹对儿子的要求也是直线提高。

就跟中医跟师的学徒,学到了具体方子的时候,头一遍记错,老师或是师父,可能也就提醒一下。

听完了丈母娘的抱怨,李胜利这才上车,长舒了一口气之后,才慢慢发动车离开了小王庄。

风住雨停之后,赤脚医生带动之下,中医还有個十多年的黄金发展期。

而王师傅却要带人辞行,这就又是不遵医嘱的具体表现了。

不做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就得不到杜老爹无条件的支持。

对中医师而言,维持人体短暂的平衡不难,难的是长时间的维持,能长时间的维持,就跟增寿没多大区别了。

对资本而言,还有比华尔街的国际资本更厉害的吗?

那时节,杜娇阳作为子弟圈女混子的出身就厉害了,国内国外畅行无阻,无人可当的……

有了杜丁王谢就不同了,四家稍一联络,就会形成从部队到地方都支持中医的局面。

付大姐在心里更想要的还是儿女在侧,而不是儿女各奔前程。

这个运用是用在病家身上的,出错就算是误诊,师父不发火才怪呢。

李胜利跟蒲老这边,要继续下一阶段的诊疗。

火种稳定之后,就该是让赤脚医生为主体,后续培养出来的中医师为中坚,带着中医冲上一波了。

但这茬,李胜利跟蒲老都没招,一句‘有任务’说出来,王师傅这些人,命都可以不要,就别说是病了。

得不到杜丁王谢四家的支持,中医以后的路就很难走。

第二遍再错,就不是提醒一下了,遇上脾气好的师父,臭骂一顿算完。

我爸要是不言不语,才是真不管杜鹏好赖了呢!”

不同的声响出现,一言堂、一刀切之类的手段,对中医就不怎么好使了。

西北的辐射病患者,在第一场冬雪之后,也算是结束了第一阶段的诊疗。

安全的事上,你多给你爸提一提,这老头现在可听你的话了,说不让睡觉,今晚肯定又不能睡了……”

“成了,就你能!

听你说的,我觉着杜鹃一个人在外面也不安全。

回到胜利诊所,李胜利的日子再次归于平淡,除了每天的晨练、诊疗一如既往之外。

遇上脾气不好的,大嘴巴子招呼,或是随意什么玩意儿招呼的也有。

这跟跑马圈地是差不多的道理,医学或是医疗的盘子是固定的,谁先扎下了根,谁就有了先期的优势。

一旦在大局上掀了桌子,没有差不多的人压阵,中医也只能任人揉搓。

西北病家,无论从体质上,还是从精神状态上来说,都比来之前有了很大的起色。

因为到了背具体药方的时候,就涉及到了以后的运用。

抽俩嘴巴子,这只是开始而已。

到时候雌雄难辨,谁看着也迷糊,过了市场冲击的混乱期。

第一阶段的诊疗,成果还算是不错。

那时节,国外的现代医学在飞速发展,国内却有些止步不前了。

辐射病不同于其他疾病,很难去根,身体因辐射造成的病变,也是持续性的。

等国内引入蓬勃发展的现代医学的时候,中医一样可以蹭一波热度的。

中医的延续、发展跟中医的关系不大,但中医内部的自我调整也是必不可缺的。

这就到了言传身教的时候,学不会、学不好也是不成的。

只要中医先期扎下的根,不被连根拔起,后边真就是医疗资本在说话了。

“妈,这是好事,说明我爸重视杜鹏的言行了,这是在给他说规矩呢。

现在李胜利在山上做的,也仅仅是第一步的开始,给中医延续火种,添上一些薪柴。

以后的杜鹏就得谨言慎行了,一句话说不好,可能就会挨上几个嘴巴子。

身处大院之中,门前冷落未必是坏事,繁花似锦也未必是好事,各有各的担忧。

资本是可以带来博弈的资本,但人治有的时候也是超脱所有的。

听着女婿的开解,付大姐只能无奈一笑。

李胜利跟蒲老,也就不能留,更不能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