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炮制(下)(2 / 3)

生。”

虽说没做答复,但杜老爹还是给了李胜利限制。

做幕后的推手,自家这贤婿也是一把好手,现在会谈在即,老杜也不认为惹出的麻烦,都能压服的下去。

老泰山这边的诘问结束,李胜利回到诊所,坐诊一天之后,没有开晚班,而是在傍晚时分,拉着柳爷跟蒲老直奔山上村而去。

到了山上村,依旧是最大的那处别院里,只有史老、成老以及李胜利带来的蒲老、柳爷五人。

携手一路同行的史老,虽说精神尚好,但脸上的老年斑却是越来越多,许多憾事,一眼望去近在眼前。

李胜利扫视一圈,轻轻一叹,才缓缓开口:

“史老、蒲老、成老、柳爷,如今有一机会,可以让中医,摆脱药典委,编纂一部中医药典。

只是机会虽大,但也可能让这部药典,不被部里所认可。

此次编纂药典的关键节点在药材的炮制之上,我意:跟药材公司合作,基于中药材的出口生意,编纂两份中医药典。

一为药材公司按图索骥之工具书,二为中医传世之药典。

第二部药典,成老这边已经有了雏形,这第一部该收纳什么内容,我觉着还是要议一议的。

我的想法是,杂合历代本草,跟十三帮药商的粗制办法,来编纂这部药典。”

编纂药典,成书两部,一部样子货,一部作为秘传所用,这就是李胜利的想法了。

只是汇聚十三帮药商的粗制办法,对李胜利而言,也很有难度,因为有的粗制办法已在失传之列。

其实更好一些的炮制办法,李胜利也能找到,但有些药材的炮制之法需要保密,药材公司是对外的单位。

炮制的一些手段,涉及到了后续的成药跟药效,许多都是不传之秘。

在李胜利看来,中医的一些东西,还是要密不示人的。

一旦有了炮制的办法跟药性的说明,许多药剂在保密上,就缺了第一道门槛。

“炮制?

胜利呐,药材的炮制,一地一法,说是一人一法也差不多,这怎生统合?

合炮制之法为药典,只怕是劳而无功的营生。

近日,我渐感精力大不如前,怕是药王爷要给我下帖子了。

厘清药性,小成已经在做着了,何必多此一举?”

要说对于时间的珍视程度,桌上这几人,史老必然是居于首位的。

随着返本归源的递进,史老这边愈发的感觉到天不假年了。

在山上这边,除了医理的返本归源,跟药性的厘清之外,还有一部书也在慢慢的编纂之中。

这部书也是在李胜利的建议之下,山上的一众名老中医点头认可之后,才被提上日程的,书名没有,只是山上的名老中医们,称之为‘向死书’。

书名简单,记录的内容也简单,就是山上的一个个名老中医,身体由衰败走向死亡的过程。

如今或厚或薄的册子,已经攒了三十一册,史老自秋后,也开始记录起了属于自己的向死书。

今年入冬之后,大感肺气不佳,如许多故去的医界同好一样,史老觉着自己的衰亡也要自肺卫而始了。

生与死,明明白白摆在了眼前,对于一些虚妄的东西,史老这边也看的透彻。

除了虚妄之外,史老也能看出李胜利所说,第一部药典之中的险恶居心,那就是模糊炮制在中医药之中的作用。

炮制,关乎药性,其作用跟厘清药性不相上下,许多中药材不经炮制,是没法入药的。

但炮制又跟史老说的一样,几乎就是一地一法、一人一法。

按照西医的有效成分论,同样一根甘草,切薄片与切厚片,析出的有效成分是不一样的。

真归到了细处,一刀下去的厚薄程度,就关系到了医家所开药剂的有效性。

整根、整块的下去,跟切片下去的药性绝不一样。

而制甘草跟炙甘草,也在性味上有本质的区别。

甘草不经炒制,其性味偏寒,清热解毒的效果更佳,有助于祛除体内毒热。

李胜利跟蒲老,在治疗西北辐射病患者的过程之中,用的就是没有经过蜜炙的甘草,这也算是对药材的药性拿捏到位。

炙甘草味厚偏热,入脾归胃,健脾益气的作用更佳。

甘草还有其他炮制之法,许多炮制之法算是秘传。

这就要谈到性味归经了,不同的炮制方法,药剂作用的位置不同,炮制的导向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炮制的一地一法,也跟医理药性的厘清息息相关,在史老看来,与其虚耗时日,做一部不真不假的药典出来,到不如着力于医理药性的厘清之上。

就山上村的情况来看,时间还是极为紧迫的,医理的返本归源问题不大,但药性的厘清,怕是完不成的。

“史老,胜利这娃娃说的也不错,各地药材公司各有其炮制之法,既然咱们统合了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