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成药推广(下)(3 / 3)

艺还不错,在我看来,如今的人口问题不是计生的问题,而是粮食问题。

如今洼里村那边的山田,一亩地用足了肥料,也只能打两三百斤粮食。

平地好一些,密植加施肥,可以到四五百斤的产量。

但用了化肥跟良种之后,再加上我们传统的精耕细作,也就是密植的办法,一亩地小麦的产量,在六七百斤左右。

如果水肥足够,玉米的产量,也在五六百斤上下。

加上化肥、灌溉,粮食的亩产至少翻倍。

灌溉问题,是投入人力、物力就可以解决的。

不管是挖水渠还是上水泵,对我们而言,都没有什么难度。

但化肥却是个问题。

传统的堆肥,会消耗大量的草木秸秆,这就导致了农村缺少做饭的燃料。

没有燃料,下面的社员们,就会上山砍树,这也是不利于环境保护的。

堆肥,不是解决农业肥料问题的办法,那只能向化工业伸手要化肥了。

我在港城了解过,如今国外的大农场,对于合成氨类化肥的消耗量极大。

而且合成氨技术,对我们而言也是没有门槛的。

粮食问题的解决办法,如今看来,就在化工业,也可以具体到合成氨化肥厂的数量上。

解决了化肥问题,就是解决了粮食问题,解决了粮食问题就是解决了人口问题。

我们有了充足的人口,就可以在农业灌溉上,投入更多的人力。

灌溉、化肥的问题都解决了,多出来的人口,还可以齐心协力推动工业发展。

在粮食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农业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也会逐步增大。

农业需要农机、灌溉需要水泵、运输需要车辆,亩均单产越多,需要的人力跟机械也就越多,这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了。”

李胜利中医药之外的长篇大论,杜老爹是听过一些的,所以不是很诧异。

领导这边听完李胜利的良性循环之后,眉头也挑了起来。

而且还从衣兜里拿出钢笔,在倡议书的背面写起了东西。

听着自家贤婿,在领导面前生生将杜丁王谢之间的联系,说成是简单的姻亲跟朋友关系。

杜老爹心里的一块大石也缓缓的落了下去,杜丁王谢四家,可以走的近,但不能被拿到桌面上说。

关系亲近,这是私交,被人拎起来说,就是另外的关系了,这也是不被允许的。

见领导在倡议书背面写的东西越来越多,杜老爹这边也开始反思起,自家跟贤婿之间的关系。

自家贤婿跟他闲聊时的话题,好像还是很重要的。

只是翁婿两人之前聊过的事情太多,杜老爹能顾及的范围有限。

加上外面的风雨,消耗了他很大的心力,许多事都是不能深入思考的。

看着领导在纸上写的内容越来越多,想着领导的西北之行,再结合贤婿给的小手工业跟轻工业项目,一卷恢弘的新画卷,也在杜老爹的面前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