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识璞玉,伯乐相马】(3 / 3)

云心里咯噔一跳,但却很快平复下来,仔细思索了一番,便有了腹稿,侃侃道:“长者也说了,罗马人是暗中资助,试问有何真凭实据呢?既无真凭实据又如何服人?匈奴侵我大汉,杀我汉人,的确该死。然无端将对匈奴之怒火倾泻在罗马身上似乎有违帝国公平处世之原则吧?!再者,若换地以处,我大汉又何尝不会这么做?国与国本无永恒之友情,只有永恒之利益!若此刻与匈奴交战的是罗马人,想必我大汉也定然会暗中资助,有或甚者,出兵搏战以求开疆拓土怕也不是不可能之事吧?!”

“荒谬!”杜祭酒一拍案几,喝道:“我煌煌大汉岂会去做那欺世盗名,背信弃义,有辱国体之事?蔼成,竖子满纸荒唐言,脑中所想更是荒谬至极,还是让他快快退下吧!”

“国与国无永恒之友情,只有永恒之利益!”那中年人突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仿佛非常赞许沈云的这句话。

其实这个中年人叫公甫效,字蔼成。乃是大汉帝国政务院礼部郎中。乃是帝国正三品的官爵。他身处朝堂已久,自然不像杜文这样的老学究一样只讲道义却不说权谋。帝国礼部是负责与各国接触的部门,公甫效更是对沈云这句话有非常深的领悟。

看见祭酒大人发火,沈云不敢再多嘴。在这里站了这么久,原本还不是很疼的身体现在也酸疼酥胀起来,特别是后背的那记鞭伤,现在更是火辣辣的疼。于是沈云躬身作揖道:“回禀祭酒大人,长者,学生闻帝国士子皆可言政,上不以言罪人,故学生才一吐心中所想。才疏学浅,所说难免有失偏颇,如有冒犯之处,还望祭酒大人和长者海涵!”

沈云低调地迂回了一下,并且暗示皇帝都说过不会以言罪人,你们就不要追究我了。

他这点小九九自然瞒不过公甫效和杜祭酒。

“哼,还算你有些自知之明。也罢,念在初犯,你且回去闭门思过,三日之后另交一份自审书吧。”杜文实在是看不得沈云那邋遢惫懒的模样,于是就让他写份检讨就算了。所谓自审书其实就是检讨啦!

沈云求之不得,赶紧作揖告辞。

他走的匆忙,却不知在他走后,杜文原本恼怒的脸上竟然也浮现了笑意,对公甫效道:“蔼成,看此子如何啊?”

公甫效微微颌首道:“遇势而不滞,临危而不缩,侃侃而谈,风度卓然,条理分明间气势雄浑,而且又懂得进退之道,方寸间腾挪犹如天然而成,先生,他是块好玉啊!只要略加雕磨,去其表面浮躁的少年之气,他日未必不是我大汉栋梁。先生慧眼如炬,好比千里马之伯乐,学生在此恭贺先生又得一个好学生!”

杜文显然被公甫效的马屁拍的很舒服,抚须呵呵笑道:“哪里哪里。老夫年事已高,能在卸任之前觅得一良人也算是为国家,为陛下尽最后一份心力罢了。老夫倒是羡慕那渤海侯啊,生了一个好儿子!哈哈哈哈!”

“是是是,等渤海侯进京,我定然是要和他来见先生的,到时先生可不要念着师生之谊,少灌了他几杯哦!”公甫效笑眯眯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