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赵家村(1 / 3)

赵家村!

赵大嚣看到这个很有河南特色的村庄,心想自己这些老乡没啥学问,起名字真是简单粗暴。

“赵翼,这名字太土了吧,不能换个好听的名称吗?”

赵翼看到赵大嚣指着那块村口的水泥碑,赶紧跑过来说道:“老爷,这是老太爷起的,其实咱们村里姓赵的并不多!”

原来是自己老爹起的,赵大嚣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跟着赵翼进入村里。

赵家村的规划让赵大嚣很熟悉,这不就是自己老家村庄的模样吗?前后三条主街,街两边都是那种北方样式的瓦房,甚至外墙都刷了石灰,如果竖上电线杆子,活脱脱的一个新农村!

看到这些房子赵大嚣心中都在滴血,这村里共有二百多栋瓦房,都是砖混结构,这都是钱啊!

“赵翼,你的家在哪里,过去看看!”

赵翼赶紧带着赵大嚣来到自己家,距离没多远,就在村口第一家。

与江南民居不同,这种北方样式的房子都是平顶,房子分为左右两间,中间是客厅兼会客室,左边一栋单独的小房子是厨房。院子中一条红砖铺设的小路,路边是菜田,种的一些当季蔬菜。

赵大嚣没有进屋,四处看了看,当看到院子中的苞米仓后问道:“怎么样,去年的收成不错吧!”

“老爷,去年我分到了二百斤番麦,还有五百斤番薯,我家中三人够吃上半年了!”

一个壮劳力一个月需要一百斤粮食,去年因为玉米种植面积不高,所以总产量不高,还需要赵大嚣在市场上卖粮食供给,不过今年就好了,两千亩土地上的玉米就能收一千多吨粮食,在加上土豆,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

赵大嚣知道赵翼的老婆死在了半路,他只带了儿子赵构跑到了南京,怎么现在成了三个人?

“老赵,你家里不就你和儿子吗,怎么出来三个人?”

赵翼腼腆的笑道:“老爷,小人这不有钱了吗,所以年初的时候托镇上的媒婆说了门亲!”

赵翼说完对屋里喊道:“屋里的,快出来,老爷来了!”

屋中出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长的五大三粗,还是个天足,不过倒挺识礼数,看到赵大嚣赶紧跪下磕头:“民妇拜见老爷和夫人!”

赵翼害怕赵大嚣不高兴,赶紧解释道:“老爷您看这日子越来越好了,赵构他在城里学习,小人就一个人在家,需要个女人缝缝补补。。”

赵大嚣当然不反对手下找老婆,这些人是他的基本盘,生孩子越多他的基本盘越稳。

“你小子啊,当了工头每月多少工钱,够不够用啊!”

“够了,老太爷给我们几个工头定的每月七两银子,粮食咱地里自己产的,肯定够用的!”

南京作为南直隶第一大城市,消费水平还是很高的,城里每月一家的花费在十两银子左右,禄口在城外,消费水平应该能少些。

听赵翼说完,赵大嚣点头道:“不错,咱们村里都有几个找了新婆娘?”

“嗯,除了从河南带来的婆娘,大半都找了!”

看来明年就能迎接婴儿潮了,只是明代的医疗条件糟糕,看来自己还需要在采购一批医疗设备才行。

从赵翼家出来,赵大嚣又走了几家,钱锦婷好奇这家伙的威望怎么这么高,不管是谁,看到赵大嚣必定跪地磕头。

钱锦婷一辈子没挨过饿,不知道赵大嚣给这些流民一口饭吃的恩典有多大。不要说只是给赵大嚣磕几个头,就是赵大嚣现在竖起反旗造反,赵翼他们也绝对不二话,直接抄刀就跟着干了。

这些流民已经分了房子分了土地,并且都找到了老婆,现在他们已经赵大嚣成了利益共同体,赵大嚣倒霉了他们的土地房子都灰飞烟灭,换谁都要跟你拼命!

经过一年的发展,赵家村已经形成一个典型村落,赵大嚣甚至发现村中的广场还有几个过来卖货的货郎,贩卖些针头线脑。

赵大嚣对这些太熟悉了,他第一桶金就是从这些东西赚来的,赵大嚣来到一个货郎面前看了看货物,甚至发现了自己运过来的针线,看来复兴商号的周海福生意做的不错。

从赵家村出来,就能看到不远处的工厂区了,站在赵家村村头甚至能闻到一股煤烟味飘过来。

“赵翼,带我们去工厂看看!”

赵翼点头,但钱锦婷却有些犹豫,她天生爱洁,现在看到那些工厂冒着黑烟,并且还有一种怪味飘过来,赶紧捂住鼻子说道:“赵大嚣,那里我不去了,你派人送我回去!”

赵大嚣没办法,只好让赵德找几个人将钱锦婷送回去。

赵大嚣的三十六天罡有人斯斯艾艾的有话要说,赵大嚣问道:“怎么,你们有事情?”

赵德笑道:“老爷,这帮小子有几个的老爹老娘在村子里,想回家看看,他们已经一年多没见到家人了!”

赵大嚣一拍额头:“对,你不说我还忘了,给家在这里放五天假,都回家去吧!”

家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