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意外的圣旨(1 / 4)

沧澜摆渡人 小石小石 6139 字 2024-03-09

诸城一名州学学正却是忍不住,气愤开口道:“诸解元会试第一场,所有题目全答全对,我夏国虽说人才济济,但其余十三州没有第二个吧!第二场的诗词,也是冠压群雄,得到了两位主考以及其余同考的大力赞扬,他的第三场策论,更是让三位协考同时拍手称妙,此等人杰,便是在京州州试,也同样定能大放异彩!”

杨海波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说道:“如此人才,在诸城自是稀少,但京都是什么地方,向来不缺人才,此次京州解元,是户部尚书亲点,连两位丞相都对他称赞不已,这才是真正的人杰!”

那学正张了张嘴,最后一闭,脸子甩了回去。无他,无话可说,尚书亲点的解元,含糖量低不了,无可辩驳。

户部尚书,再加上两位丞相,这三位的分量,要比汀州州试所有考官加起来,分量还要重得多。哪怕此次诸城州试的主考官宋世伟和王博,无论是官位还是地位上,和那三位是远远没法比的。

另一桌的赵泊川听闻此言,眉头微皱,他作为特殊的被邀请的东道主,但并非宴席的主角,根本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

另一边的王汉升抬头看了看杨长史,亦是皱了皱眉,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满之色。

便在这时,门口再次传来了脚步之声。

杨海波立刻起身迎上前,走到门口处,躬身说道:“陆大人您来了......”

陆刺史简单看了他一眼便略过,扫视了人群一眼,说道:“此次汀州州试解元诸葛飞何在?”

诸葛飞抬眼看了看,脸上浮现出一丝讶色,从人群中走出来。

陆刺史看着他,问道:“你便是诸解元?”

诸葛飞点了点头:“正是。”

两道消瘦的身影从陆刺史身后走出,右边一位清了清嗓子,用尖细的声音喊道:“汀州诸城州试解元,诸葛飞接旨!”

哗啦!

“接旨”二字一出,在场的官员愣了一瞬之后,身体纷纷一震,来不及起身的,也慌忙的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装,跪伏在地。

便是那杨海波杨长史,脸上浮现出一丝茫然后,也立刻屈膝跪倒。

诸葛飞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便宜岳父大人连拉带按的跪了下来。

此时,那宦官尖利的声音,也已经传了出来。

“敕曰:汀州解元诸葛飞,学识广博,胸有韬略,献治水防疫之策,救万民于倒悬,为国分忧,深得朕心,故赏玉带一条,绢五十匹......,钦此。”

???

不光诸葛飞,几乎所有人脑袋上都是一堆问号!

诸葛飞虽然低着头,但也感受到了无数道视线,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自己的身上,有点如芒在背的赶脚,有些不舒服。

难道这就是太优秀应该承担的代价吗?

圣旨这东西,诸葛飞以前只在小说和电视剧里见过,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这种事情会落在他的头上。

那宦官宣读完圣旨之后,便看着他,笑着说道:“诸解元,还不快快接旨,叩谢君恩。”

王汉升在旁边碰了碰他,诸葛飞才回过神,起身接过圣旨,躬身一揖说道:“谢陛下......”

那宦官看了他一眼,也不计较他没有下跪的问题了,毕竟可能是被这突然的君恩给震懵逼了,历来这种人不在少数,很少因为这个追究计较他们这点儿失礼之处的,况且夏国文风开放不算古板,皇帝在这种事上都不计较。而且州试举人何其之多,陛下却偏偏看中了这一位,足见他对于这位诸解元的重视,即便是他接旨的礼节不全,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诸葛飞接旨之后,跪在地上的众人才纷纷起身。

此刻,所有人看他的眼神,又和刚才大有不同。

州试解元不算什么,每次科举都会产生十几个,但被当今天子亲自下旨赏赐的州试解元,这么多年来,好像就只出了他这一个。

这是何等的君恩?

就连陆刺史,看向他的眼神,都充满了艳羡。

他在京都为官十余年,也没有受到过陛下的赏赐,更何况是只有天子宠臣才能得到的玉带!

这一条玉带,可不同于普通的财帛赏赐,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即便他日后无官无职,但就凭借这条玉带,也可以见官不礼,公堂赐坐,这是无论花多少银子都买不来的。

站在他身旁的杨海波杨长史舔了舔嘴唇,脸色红的厉害。

就在刚才,他还当着诸城地方官员的面说汀州无人,诸城无人,诸城学子不如京都,参加京都州试甚至上不了甲榜,转眼间就被陛下的这一道圣旨拍在了脸上,啪啪响的那种。

这可是玉带啊,京州人杰地灵,京都更是风云汇聚之地。但也从来没有哪个州试学子被陛下赏赐玉带的先例,他只知这位诸城解元前段时间在朝堂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浪,却不知陛下对他竟然如此重视和厚爱!

这是京都的任何一位人才都没有的待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