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讨伐景国(1 / 2)

洛城,朝堂之上,李吉的话语如春雷炸响,满朝哗然。

“陛下,萧逸真乃神人也,以一州之力,灭敌三十万,此等战绩,千古未有!”一位大臣激动地说道。

李吉点头,脸上露出欣赏之色:“萧逸不仅善于谋略,更能屈能伸,此次大胜,燕州之围已解,朕心甚慰。”

突然,又一位大臣出列,拱手道:“陛下,既然萧逸有如此大才,何不趁此机会,北征景国,一举统一中原?”

“萧逸在信上正是如此说,他打算趁此时机,倾全国之力讨打景国。”李吉对众人说道。

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北征景国,一统中原,这诱人的前景让众臣心动。然而,也有大臣心存疑虑。

“陛下,萧逸虽有大才,但景国亦非易与之辈。且北地苦寒,民生凋敝,若贸然兴兵,恐民不聊生。”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李吉皱眉,沉思片刻,挥手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萧逸虽有北征之心,但朕需确保万无一失,方能决策。”

众臣闻言,皆低头称是。李吉目光深远,心中却已有计较。他知道,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决策,必须慎重再慎重。

于是,

后面连着三日,李吉私下召见了各部大臣,丞相,王公贵族等等。

“朕决定,倾全国之兵,兴仁义之师讨伐景国。”

“除却各地需要留守的兵马外,其余的都开赴燕州,由萧逸统一指挥。”

“户部立刻筹集粮草,筹集好一部分就立刻送往前线。”

“凡是萧逸的旧部,立刻赶去燕州萧逸麾下听令。”

一道道旨意发往了全国,全国震动。

一个月后,

所有兵马,物资都已经准备到位。

罗成,霍去病二人也带着二十万大军赶到了燕州。

而景国那边也得到了消息,立刻派出使者求和,表示愿意割让一州之地给离国。

李吉看着求和的使者,冷笑一声:“告诉景国皇帝,朕不要这些杂碎,朕要景国的全部!”

那使者脸色大变,颤抖着嘴唇道:“离国陛下,这……这太过了吧?”

李吉挥手,让使者退下。

就在使者离开的同时,李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辣。他心中清楚,景国的求和只是暂时的缓兵之计,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领土。

然而,李吉同样明白,此刻的离国已经做好了全面开战的准备,他要的不仅仅是景国的一州之地,而是整个景国的臣服。

另一边,

经过张良,孔明,岳飞等人的谋划,众人确定了行军路线,以及首个进攻目标。

“罗成,孔明率军十万攻浮城。”

“岳飞,范蠡率军十万攻矮关。”

“其余人随我进攻景国国都。”

萧逸兵分三路,这样可以让景国的兵力分散,

而萧逸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拿下景国的国都。

随着萧逸的一声令下,离国大军如同下山猛虎,势不可挡。

岳飞、罗成等将领各领兵马,分头进攻。

萧逸亲自率领的精锐铁骑,从燕州出发,如利剑直指景国心脏。

一时间,景国的疆域内,烽火连天,战鼓震天。

岳飞凭借精湛的战术,巧妙突破了矮关防线。

罗成则在浮城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城战。

而萧逸所率的主力,更是势如破竹,趁对面还没有所准备,狂飙突进,直逼景国国都。

离国大军兵临城下,景国国都顿时陷入了混乱。

景国皇帝紧急召集文武百官商讨对策,然而面对离国大军的猛攻,他们却束手无策。

“陛下,我景国都城城墙厚实,粮草充足,死守一年不成问题,等各地援军赶到,定然能击败外面的敌军。”其中一名大臣说道。

此刻,萧逸站在城下,目光如炬,他清楚,这一战将决定两国的命运。

他深吸一口气,拔出腰间的长剑,指向城头,大声喝道:“景国的将士们,投降吧!否则,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城头的景国将士闻言,面色各异。有的愤怒,有的犹豫,有的则是恐惧。

突然,

城门打开,从里面冲出来一堆人马。

一员将领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长枪,从城门内冲了出来。

“吾乃阿骨打,就是你杀了乃儿不花?”

萧逸看着冲出来的阿骨打,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没想到,景国皇帝会派这么一位年轻的将领出来迎战。

“正是本将!”萧逸大喝一声,催马向前,手中的长枪如龙出海,直取阿骨打。

阿骨打丝毫不惧,挺枪迎战。两马相交,枪尖碰撞,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两人都是枪术高手,一时间,枪影如龙,马嘶如龙,战得难解难分。

突然,萧逸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