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3章 还有底牌(1 / 2)

第1563章 还有底牌

仅仅48小时后,由汇聚科技和烛火科技联合署名的《关于共同发起成立“开放微观表征技术联盟(omcc)”的倡议书》,就通过官方新闻稿和主要国际科技媒体渠道,正式向全球发布。

倡议书措辞宏大而富有感召力,着重强调了“开放标准”、“互联互通”、“赋能科研”、“加速创新”等理念,描绘了一个打破设备壁垒、数据自由流动、共同推进人类认知微观世界边界的美好愿景。

倡议书如同在尚未平静的湖面又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全球主流科技媒体、财经媒体再次沸腾,争相报道这一革命性的行业倡议。

不出常浩南所料,在倡议书发布后不到24小时内,其余几家巨头几乎不分先后地发表了官方声明,表示“高度认同倡议理念”、“愿积极参与联盟筹建”、“期待共同推动微观表征技术的未来发展”。

如此迅速且一致的表态,让单原子阵列催化剂和锂电池等关键词再次占据了全球舆论的核心焦点。

资本市场的热情被重新点燃,新能源产业链相关股票应声上涨。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比如传统汽车巨头们,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天下午,坐不住了的丰田章男就在nhk的一档高端访谈节目中露面。

不过,就算是丰田,也不敢和这一轮大势正面对抗,只能暗藏机锋地表示,电池和电动机的组合确实有可能成为汽车动力的新选择,但同时也要关注到电池在恶劣工况下的安全隐患,以及补能困难等问题

此外他还特别强调,尽管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零排放固然令人欣喜,但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同样会消耗能源并产生污染排放,其强度可能远超公众想象云云。

常浩南坐在火炬实验室宽大办公桌后,面前的显示器正播放着丰田章男的访谈。

看着对方那副忧心忡忡、为行业健康发展“殚精竭虑”的模样,常浩南嘴角勾起了难以压下的弧度。

他对于这种论调背后的战略意图再清楚不过——利用公众对技术认知的局限性和对环保的朴素期待,为传统技术路线争取喘息时间,延缓电动化浪潮的冲击。

不过,在单原子阵列材料带来的性能飞跃和联盟倡议引发的产业巨震面前,丰田章男这些“老成持重”的担忧,注定如螳臂当车,掀不起多大风浪,很快就会被淹没在资本和技术狂飙的洪流中。

就在录像即将结束时,桌上的内线电话响起。

是柳晨晨的声音:“常总,科技委的万主任来访,没有预约,说是有要事相商,您看……?”

常浩南略感意外。

对方位高权重,事务繁忙,很少会这样不打招呼直接上门。

但还是立刻回应:“快请万主任进来。”

很快,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万主任在柳晨晨引导下走了进来。

他五十多岁年纪,身材保持得很好。

进门一眼,就瞥见了常浩南办公桌上显示器定格的画面——正是丰田章男那张充满“忧虑”的脸。

“常院士还在关注这位丰田社长的发言?”万主任在常浩南对面坐下,语气平和,听不出情绪。

常浩南随手关掉显示器画面:“正巧赶上了,就顺便看一看有什么高论。”

万主任接过柳晨晨递上的热茶,顺势问道:“常院士,您个人对电动汽车未来在整个交通体系中的定位,有怎样的预判?”

常浩南几乎是立即给出了一个回答:“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完全、彻底地取代传统燃油车,但应该占据相当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和燃油车势均力敌。”

“常院士的分析,与我委内部基于最新数据的研判高度一致。”万主任脸上露出一丝赞许,随即神色转为郑重,“实不相瞒,这正是我今天冒昧来访的原因。”

接着,他从包里抽出一份文件:

“科技委近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牵头制定《华夏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5)》。核心目标是要依托我们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领域的潜在优势,构建起从上游关键材料、中游核心部件、到下游整车制造及配套服务的产业链条,引导和支持我国汽车产业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常浩南看着手里沉甸甸的文件,心说这么厚的东西自己一时间也看不完,只好点了点头,称赞道:“立意高远,部署周密,非常棒的规划……所以,有什么是我能做的?”

万主任身体微微前倾:“这个计划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原计划是低调推进,打一个时间差,利用我们在电池材料等基础领域的积累和国内庞大的市场优势,悄无声息地完成产业链布局和技术爬坡,待时机成熟再向全球市场发起冲击。然而……”

他的语气中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常院士,您和张韬院士团队在单原子阵列催化剂上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已经将锂电池、将整个新能源产业,提前推到了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成为了全球资本和技术竞争的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