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毕业证书是不是太夸张了点?其实售货员识字会算账就OK了,真不必非要高中生。况且这毕竟不是国营店,人家高中生看得上吗?
王潇信心十足:“怎么看不上?遍地都是找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呢。”
如果时间往前数两年,不,哪怕是数一年,估计大家还能自持身份。
但从1988年秋天开始,华夏大地几乎所有工厂都陷入了三角债的泥潭,停工的停工,倒闭的倒闭。这种事实上的金融危机也是1989年春夏之交那场席卷全国的运动的社会经济基础。
好,1989年的高中毕业生暂时找不到工作能硬着头皮等下去。
等到1990年,他们咬咬牙说不定也能扛住。
但是,现在是1991年了啊。
哪怕是城市双职工家庭,爹妈能养得起一个家里蹲吃闲饭的全职儿女,也要害怕孩子没个工作会学坏。
街上的小流氓都是啥人啊?全是无业游民。
况且计划生育是从70年代末期才开始大规模推行,80年代方定位国策的,眼下绝大部分高中毕业生都是多子女家庭。
爹妈养一个小孩还好说,都大小伙子大姑娘了,总不能一直待在家里吃干饭吧。怎么着也得自己想办法糊口。否则哪怕爹妈不吭声,兄弟姐妹也要有意见的。
都到这份上了,还挑三拣四个鬼,能有个正经地方上班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唐一成听得直点头,兴致勃勃道:“那正好,预考的成绩要出来了。没过关的刚好可以过来报名。”
他当初就是没过预考线也不想再复读才去当的兵。
可惜王潇还是摇头:“我要已经拿到高中毕业证书的人。”
唐一成愣了下:“不用现在要吧,回头他们都能拿到的。”
“不,我的意思是我不要应届生。”王潇正色道,“我要的是89届和90届的高中毕业生。”
为什么呢?明明应届生才是一张白纸,方便被绘图啊。应届生那清澈的愚蠢,实在太适合被调-教了啊。
怎么她还对应届生有偏见呢?
“因为应届生还没受过社会的毒打,容易自我感觉良好。”
这时代高中毕业算文化程度不低了,自选超市又不是国营商场,个体户的社会地位本来就低。
如果没受过社会毒打,不知道工作到底多难找,养活自己究竟又有多不容易,他们怎么肯心甘情愿捧个体户的饭碗?
还是那句话,花钱找人是干活,可不是请祖宗们回来供着的。
向东倒是心里直打鼓,忍不住问了句:“可要是后面招工的厂多了,他们岂不是都跑得一干二净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这是基本道理。
王潇笑了:“他们工资高,提成多,而且能第一时间买到最时髦的货,他们为什么要跑呢?”
亲,你对高中毕业生有啥误解?大家不都是妥妥的社会打工人嚒。
打工不图钱图啥?图为老板的法拉利贡献车轱辘吗?想太多。
王潇又安慰他:“要真跑了,再招工就是了。”
难听点讲,这时代是真人口红利时代。任何招工的都能桀骜地喊一句:三条腿的□□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满大街都是。
没见财大气粗的国营大厂都为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愁秃头了吗?
唐一成合格地当着捧哏,积极点头赞同:“没错,一堆人找不到工作呢。”
好吧好吧,这点向东也没话说了。
OK,基本事项定下了,大家各就各位吧。
唐一成去订票,办理内衣和鞋袜的托运手续,他还得押货去京城,完成下一单以货易货的交易。
王潇负责联系钢铁厂后勤改造厂房和安排招工的事儿。
至于向东,当然是去办营业执照了。
以前他承包人民商场的柜台,没单独的个体户执照还问题不大。
现在都出来单干了,那必须得持证上岗。
三人谁也不敢浪费时间,商量好了便立刻行动。
王潇虽然没干过室内设计,但她毕竟从30多年后穿书而来,自选超市的格局还是了解的。她跟后勤施工队的人一说,又画了简单的草图,人家就明白了。
自选服装超市,主打一个空空荡荡,除了试衣间和收银台以外,其余地方都空着挂衣服。
那简单的很。
说完自己的要求,两边又谈了价格,王潇便马不停蹄地跑去金宁大饭店找黄经理了。
干啥呢?当然是请人帮忙找饭店负责培训服务员的专业人士给她培训售货员了。
都是服务行业,主打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的培养。要论起这方面,放眼整个省城,无人能出金宁大饭店其右。它家的服务质量,是有口皆碑的好。
黄经理听了她的要求,倒没觉得帮个体户培训售货员是什么有辱斯文的事儿。但她还是秉着朋友的立场,事先给王潇打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