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6. 第 1326 章 the glory……(7 / 15)

对这里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但是最起码的环境跟路线算是了解了,也有了离开勒布莱因屠宰坊的心思。

考虑到格雷兹巴赫家对她在这里工作的事情很清楚,也对她在这里的薪水了解的很清楚,她必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才能离开,避免因为带回家的钱太多而引起什么怀疑。

这就有点儿让人为难了。

要是她现在十六岁甚至是十七十八岁的话,这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但是十五岁真的是一个尴尬的年龄。卡在中间不上不下,就连外表也处在长成跟未长成之间,想要找到一份能够长时间维持的工作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就比如说打字员,她去尝试了能够找到的打字员工作,但最终的结果都是被拒绝,在简历那一关,她就被刷掉了——即使她的打字速度比那些应聘的人都快,可她甚至都没有进入到实践这一步,就因为那该死的年龄!

能够给女人的工作真的是太少了,少到她去工厂的时候还没有进门就直接被挡在外面了,真是让人郁闷的要命。

想来想去,她竟然找不到一个合理又合法的让格雷兹巴赫家富裕起来的办法,也是无奈的很。

总不能拿着一箱子的钱谎称是自己捡到的吧?还是拿着一颗硕大的钻石说是她捡的?真是随便一个都能让格雷兹巴赫一家人把她当成外星人来看待的主意。

捏了捏鼻梁,米亚感觉一阵头疼,就因为这该死的年龄,她去大学里面应聘清洁工都不被通过,这找谁说理去啊?以至于她连用在教室外面偷听大学生的课程自学这种借口都没有办法用上,感觉更加暴躁了。

这个时候,她是真心想念那个买走了她的头发的埃德加先生,因为这是她最接近的一个能够让她作弊的人。安娜他们总不能去询问这个搞黑色产业的人他到底给了她多少钱吧?

可惜,她明明在埃德加走的时候拼命对他暗示了,但看现在对方根本就没有找上门来的情况,显然这种暗示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纯属是媚眼抛给了瞎子看,半点儿用处没有。

要不搞点儿文艺工作?

米亚已经啃到了姜饼小人的胳膊,皱着眉头思考着是否能够靠着写点儿什么东西赚点儿稿费。

可是写什么呢?她对德国人民的喜好是真的不了解啊!对德国文艺界最大的感触也是糟心的事太多催生出来了一堆的哲学家,搞得大家心情更加糟糕了。要不是生活的纬度比北欧国家要低一点儿还能见到阳光,连同这对哲学的热衷劲儿,搞不好自杀率更高!

那她能写什么?

米亚忧伤,这又不是可以随便胡编乱造电视剧剧情的年代,现在各种哲学电影大行其道已经说明了问题了,她在这方面是真的不擅长啊!

那写人民群众的生活?

这年头,底层人民饭都要吃不饱了,谁有那个闲工夫去看报纸跟杂志上自己的复制品?

米亚考虑了半天,手里面已经只剩下了姜饼人的一条腿,土黄色的那种。

“嗯?”她看着手里的小黄人,难道这就是世界意识给她的启示,写小黄文?:,,.

但不行。

至少在德国这个随时会背刺他们的地方不行。

都不用等到布劳瑙美术生上台,再往前数几十年,一战还没有爆发的时候,有犹太血统的人就算是再有钱再有身份,也不被普鲁士军队所接纳。更何况是在魏玛政权成立之后,犹太人被认为是背刺了这个国家的人,德意志人民是从心底里面反感这个民族的!

不管是妮娜还是安娜,都一直小心翼翼的隐瞒着这个秘密,就是担心自己的血统会引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她们身上的麻烦已经够多到了,真的不需要再添加一个来增加沉重的负担。

好在她们都是女人,并不像是犹太男人那样容易暴露自己的种族,甚至小心的平时只去天主教的教堂而不是犹太教的地盘。就连梅利塔,都是在无意中听到了这个秘密,而不是诺伊尔他们主动告知。

如果说有钱的犹太人还能靠着金钱开路逃出去的话,那底层的犹太人就真的只有一个死了。

所以格雷兹巴赫家的这套行事风格根本就行不通,这在一个混乱的年代里面不是一个好的生活方式,除非他们去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地方。

可是现在?

还是先努力赚钱吧!

家里面的几个成年人被她说的不知道该怎么反驳这个孩子的话。

听上去有点儿荒谬,她还这么小,就想到了未来太过久远的事情,未免过于夸张了。可是仔细想一想,几个人却不得不承认米亚说的对,按照他们现在的情况,想要搬出这个贫民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几个孩子成年了之后各自结婚成立家庭,也许有那么一点儿微弱的机会靠着自己的外表钓到足以让他们跃迁阶级的结婚对象。可是这太缥缈了,谁知道这种美好的愿望是不是真的会实现?

也许最后这些孩子们也只能找一个普通人,就像是他们一样的过日子.......

诺伊尔的情绪沮丧了起来,战争,战争,都是该死的战争,如果不是战争的话,他们在乡下还有自己的房子跟土地!可是战争毁掉了一切,糟糕的经济跟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