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快要一个小时,这还是因为他既不是肇事者也不是受害者,完全就是被牵连的无辜路人堵的没办法行动,否则时间还要更长。
“感谢上帝,出车祸的车距离我还有一段距离。”马丁坐在了椅子上,拿出一只文件袋推到米亚面前说,“你要的资料。”
“谢谢,你真是帮了我的大忙。”米亚抽出纸袋里的资料翻看了一下,冲着马丁竖起了两根大拇指,“这绝对会对我的事业有帮助的!”
虽然距离回到美国还有一段时间,但是米亚已经做好了之后的打算,要远离长岛生活,在曼哈顿开一间甜品店。
不过自己做生意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开店的位置跟人流量、租金跟原材料供货商之类的东西等等都需要仔细的调查。在这方面,米亚觉得还是术业有专攻,她自己不行。
这时候马丁这个记者就能帮上很大的忙了,他有同学在纽约工作,调查这方面的事情很方便。需要付出的仅仅只是一些少少的费用,而不用之后米亚自己到处奔波去寻找私家侦探或者是商业公司来做这种大材小用的事情。
“你付了足够的钱。”马丁耸耸肩,“如果你愿意付更多的钱的话,他们甚至连店铺的位置都能帮你选好,并且搞定所有的注册项目跟设备采购,让你完成拎包入驻。”
这跟房产公司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总会有一些人愿意为了赚钱而付出一些劳动力跟各种人脉关系的,这点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会例外。
但是马丁还是很遗憾,“你真的确定不去英国开一家甜品店了吗?在那你会更受欢迎的。”
米亚给他带过自己烤制的蛋糕,马丁真心觉得味道不错,非常适合英国人的口味,而且她在红茶上面的审美也很令人赞赏。他吃着她送的蛋糕喝着同样由她搭配的红茶,觉得在伦敦开一家甜品店才是最适合她的,那些甜蜜的香气跟红茶美妙的味道简直就跟她的气质完美契合,不管是眼睛还是味觉都让人极度满足。
“不了,我的腿不太适合伦敦的天气。”米亚笑着摇了摇头说。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在任何地方都是起效的,即使是外表看不太出来区别的同一人种也一样。没有本地的国籍却想要融入到一个国家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将会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所以不是生死存亡或者是万不得已不得不的情况下,她一般不会选择离开‘家乡’,因为这真的很麻烦。
就比如说她现在在法国的生活,不能说是一团糟了,但是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格格不入是最好的形容词。如果她是一个法国人甚至是一个巴黎人的话,绝对不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可是很不巧,一个美国人的身份就足够给她添上一堆的麻烦了,而且破事儿还特别的多。
英国也一样,这个八卦国家的邻居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打听到你从哪里来的,然后用本地独特的方式来歧视你。
米亚从来不惧怕歧视,但她是真的烦因为歧视而带来的后续麻烦。住在社区当中却被人排斥,后果是真的很严重。尤其是在她现在身上贴着美国人的标签的时候,欧洲人跟英国人简直烦死了这个总是没事找事的国家了好吗?
政府跟民众完全就是两种态度!
相反,在美国就不会有这种困扰,因为大家都是一个国籍的,在这一点上没办法歧视也没有办法傲慢,最多就是态度不同,总被被人在背后挖坑埋了强——这种事情她又不是没有经历过,被自家老乡歧视排斥什么的,也是够酸爽。
马丁的眼神不自觉的移动到了米亚的腿上,她现在还依然拄着那只手杖呢,确实是不适合伦敦的天气。
“好吧,我只能祝你在美国的事业顺利了。”马丁耸耸肩说,明白自己是不可能追求到这女孩儿了。
异地恋听起来是挺浪漫的,但真正的陷入了其中才会明白痛苦,连见个面都要飞跃大洋,这糟心的生活怎么可能维持的下去?
而且这女孩儿大概也对他没有那方面的意思,她甚至都没有打算跟他做一个在法国的临时伴侣!
想想始终不甘心,“我对你真的是毫无吸引力是吗?”他没忍住,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敏迪跟卡蜜儿也是一脸的懵,前者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商业公司,后者是在家族产业中工作,体量根本不能跟这种跨国集团够比较,加上跟美国完全不同的职场规则,也对这种事情不了解,唯一的感想就是米亚怎么对这种事情这么了解?
米亚:“......”
她整个人一个大无语,什么叫做对这种事情这么了解啊?这不是基础常识吗?不要你们自己不知道就觉其他人也跟你们一样好吗?
环视了一下周围这三个女人,米亚不想要说话了。一个从小到大都没有缺过钱在公司上过班的富家女,一个家族有酒庄有画廊的巴黎本地人,敏迪跟卡蜜儿对这种事情没有经验还不算是太离谱。可是艾米丽这家伙可是一个从美国的上市销售集团来的精英啊,为什么她会对这种常识这么欠缺?
米亚感到一阵心累,感觉她今天来到这里就是个错误,这都什么奇葩的情况!
顺便吐槽了一下艾米丽的那个上司希维尔,从认识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