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社稷大臣。(1 / 2)

叶坤大笑“公孙先生高风亮节,社稷大臣啊。”

公孙奇树笑道“皇上,社稷大臣这几个字,我不敢当。但是……我还想皇上亲手写下这四个字,送给老臣。这样的话,也算我治理交址的见证,我可以死而瞑目。”

叶坤笑道“没问题,等我写出来,装裱好,送给你!”

对于公孙奇树的要求,叶坤能理解。

人家治理交址好几年,也算是功苦劳高,要一个官方认定,不过分。

公孙奇树又问“皇上,老臣退休之后,交址这边,还会设立总督一职吗?”

自从划分行省之后,中南半岛上,一共是三个行省。

交址省,云缅省,天南省。

公孙奇树是三省总督,总揽政务。

叶坤反问道“你觉得,交址半岛还需要设立总督吗?”

公孙奇树一笑“我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是不再设立总督,只安排每个省的省督。”

叶坤问道“三省各自为政,有合作,也有竞争,我觉得更好一些。不过,因为这里港口众多,又是连接西方航海路线的必经之路,海事众多,我还是单独设立了海事局,交给管豹打理。”

“管豹是个大才,掌管全球海事,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公孙奇树点点头,又说道“我告老还乡之前,想给皇上举荐一个人。”

叶坤闻言欣喜,笑道“我正缺人,请先生说说看。”

“是云缅地区的一个小县令,今年二十五岁,祖籍中原,犯官之子,成都天宫大学毕业,名唤鲍升。”公孙奇树取出该人的履历,说道

“在我们的眼里,他还是个孩子,但是做了三年县令,非常勤勉清廉。每年的官吏考察,他都是第一。

我跟他谈过,讨论过皇上的海上大移民政策,民间的舆论。鲍升的观点,比较奇特,他认为,皇上想完成移民大业,动作还是保守了。”

叶坤惊讶“鲍升说我动作保守?”

对外扩张十来年,华夏九州,上至庙堂之高,下至江湖之远,怨声可不少啊。

如果不是科技发展、经济发展,保障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估计这时候,又是到处造反了。

公孙奇树点点头,笑道

“鲍升说,皇上要完成千秋大业,必须在海外建都。将来的华夏,应该有三个都城。一个在涿郡,控制北方和华夏故地;一个在罗马,控制西方富庶之地;一个在天竺,控制天竺大陆、安息帝国和中东半岛……三足鼎立,则稳如泰山。”

叶坤哈哈大笑。

公孙奇树笑道“皇上是不是觉得,鲍升的话,有些孩子气了?”

“没有,我想起师妹丁丁的话。”

叶坤点点头“我师妹前两天也说过,我这样摊大饼,没有重点。万一我死了,海外大移民活动,大约就此终止,以后可能前功尽弃。

鲍升的话,和我师妹的意见一样,先控制重点地区,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人铺路。”

公孙奇树点头“那么皇上觉得,鲍升的意见,是否有可取之处?”

“的确有可取之处。”

叶坤点点头“但是此人能否大用,我还要见一见,当面谈一谈。”

公孙奇树笑道“此人我已经带过来了,就在外面候着。”

叶坤大喜,立刻召见。

片刻之后,鲍升进见。

叶坤打量来人,相貌普通,但是气度不凡,少年老成。

“云缅行省、克日县令鲍升,拜见皇上。”鲍升抱拳施礼,不卑不亢。

“不客气,请坐吧。”

叶坤点点头,让左右上茶,问道“鲍升,你管理克日县,有多久了?”

“回皇上,三年了。”

“克日县面积有多大,人口多少?经济和民生如何?”

“克日县很大,八万平方公里,但是地广人稀,人口不多,才一万六千余人。其中,汉人七千多,海外引进的二级管理和劳工三千多,本地土著五千多人。最近几年,新生儿很多,人口会很快多起来。”

鲍升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本县有五个小学,一个中学。经济方面,已经三年没有接受朝廷拨款了,还每年上缴税粮千万斤、兽皮若干、蔗糖若干、水果若干。”

叶坤很满意,又问“目前来说,克日县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劳动人口不足,新生儿比例太高。耕地太多,种田人太少。因为人口不够,工业和手工业,难以发展。”

“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

“无法解决,只能等待下一代成长起来。十五年后,所有的问题,都会被解决。”

“可是我老了,等不及,怎么办?”叶坤继续逼问。

“那就要冒险了,继续加大移民力度。但是,很容易造成官逼民反。”

“好吧,我听你的,再等一等。”

叶坤点点头,笑道“你别做克日县的县令了,跟着我,当个谋士吧。过段日子,我有重要任务给你。”

鲍升抱拳领命。

公孙奇树笑道“鲍县令很聪明,不妨猜一猜,皇上说的重要任务是什么。”

叶坤也来了兴趣,笑道“你尽管猜,猜错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