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退亲(1 / 2)

姜西堂弱弱地躲在她娘后面,道:“竹英妹妹,不是我不想娶你,只是我娘说了,你不配进我家的门,我娘还说,我们村的燕儿和我更相配,我娘还说,等把亲事退了,就给我和燕儿办婚事,我娘还说,今天来你家是给你面子,希望你能成全。”

卫竹英不生气,她看向姜西堂的娘,道:“陶婶,我敬你喊你一声陶婶,明天一早,村长家里见。”

妇人和姜西堂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卫竹英家里,翠莲站在远处的树下,见几人没发生冲突,才离开回家了。

卫竹英回到家里,看到冯婶已经把家里的灶台收拾干净,还顺便把院里打扫了一番,她愤怒的心情才稍微平静下来。

萧淑兰一见到她,就知道她心情不好,萧淑兰问过发生了什么事后,卫竹英一一告诉了。

萧淑兰听完,忿忿不平道:“她以为她姜家是谁啊?当年姜西堂他爹要不是见你爹才华横溢,有考进士之资,这才巴巴地定下了你和他儿子的婚事。现在他家倒好,借着你爹考了举人,在衙门谋了个不错的差事,就嫌弃起我们来了?我呸!!!”

卫竹英从没见过自家娘有如此失态的时候,她问:“娘,你说得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他爹借着我爹?”

萧淑兰这才告诉了卫竹英,当年卫文昌参加乡试备考时,同窗的姜子文向他示好,卫文昌只觉两人有同窗之谊,就把自己备考时的书籍,以及自己圈划的重点都分享给了姜子文,姜子文为表感谢,定了两个孩子的婚事。

后来遇到卫老头在采药途中不慎掉下山崖,摔断了腿,卫文昌得知后,连夜赶回家中,忙前忙后照顾了一个月才好起来,也因此错过了这个乡试。

卫老头对他埋怨得紧,总觉得应该考试完再回来才行,卫文昌知道自己两个弟弟是什么模样,他不放心把爹放在他们家里。

对于卫竹英和姜西堂的婚事,也只是卫文昌和姜子文私底下定的,没几个人知道。

萧淑兰狠狠地啐上一口:“竹英,你别担心,没了姜家,还有赵家,李家,陈家,总归是会有个好去处的。”

卫竹英安慰她道:“娘,你在说什么呢,你这都气糊涂了,如今这姜家来退亲,是瞧不起上我们母女俩,这人要是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了,别人就更瞧不上自己,所以今天他们来,不是他们来退我的亲,而是我卫竹英要甩了姜家。”

萧淑兰默默地看着这个女儿,只叮嘱她不要难过,说完,便回了屋里继续做绣活,她知道,女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兰溪村的正中央,是村长洪满金的家,一大早上,外边就站满了人,陶秀丽还特意找了村里其他的人,来看这卫家姑娘的笑话。

堂屋内,洪满金坐在正位,旁边做着他的媳妇儿,听完了陶秀丽的话,他脸色一沉:“这么说,你是要退亲了?可有当初卫老三留给你家儿子的信物?”

她拿出一块环形玉佩,那玉佩看起来有些廉价,质感并不好,她道:“有的,这是当初卫老三留给西堂的,今天我就退给卫家姑娘,还烦请姑娘将西堂爹给你的桃花簪子还给我们。”

卫竹英道:“陶婶,你先别急啊,等你家什么时候把我爹的账给平了,我就把那桃花簪子还给你。”

“账?什么账?他爹这么多年来宽以待人,怎么会欠卫老三的账?”

卫竹英细细与陶秀丽解释:“姜叔与我爹做同窗时,与我定了亲,后来我爹念着小时候的姜西堂体弱,便废寝忘食,替人抄书写字,凑了一两银子,请人给他打了一只长命锁,如今你要退亲,合该把那一两银子还来才是。”

陶秀丽不怀好意地笑笑:“原来是要银子,看来我昨天说的一点儿都没错,你不仅离经叛道,甚至还视财如命,哪有一点读书人家女儿的样子!”

说完,她不情不愿第掏出一两银子,这可是姜子文小半个月的俸禄了,竟要全部给这个臭丫头!站在旁边的萧淑兰接过来,陶秀丽道:“可以还了吗?”

卫竹英道:“当然可以。”

然后,她从怀里拿出那根桃木簪子,现在看来,这手艺也着实是差了些,那桃花的纹路歪歪扭扭的,真不知道,自家老爹当初怎么就选了姜家定亲?

卫竹英却不并急着把桃花簪子还给她,而是和洪满金说道:“阿爷,烦请您今天替卫竹英做个见证,今天是卫竹英不要姜西堂,而不是姜家来退了卫竹英的亲事。”

死气沉沉的洪满金眼前一亮:“好,阿爷今天就替你做个见证!”

他对陶秀丽道:“他婶子,你也见了,是兰溪村的卫竹英退了跟姜西堂的亲事,可不是你来退卫竹英的。”

陶秀丽一脸愤怒,果然,兰溪村的民风该好好整治了,怎么这德高望重的村长也跟闹着玩似的?

自始至终,姜西堂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陶秀丽接过桃花簪子,道:“我管你是谁退的亲,总之,我姜家和你们家再无瓜葛了。”

卫竹英淡笑:“说得我想和你家有瓜葛似的,要不是你今天上门,我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