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镇上时天已经黑了,镇上开始热闹起来,街头巷尾张灯结彩,到处挂满了红色的灯笼,将整个夜晚点缀得如梦似幻。
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都贴满窗花,福字和门神。
卫竹英感叹道:“这里好热闹啊!”
以前爹在的时候,也带她和姐姐还有娘来过镇上看舞龙,不过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她还小,不会走路,骑在卫文昌的脖子上,笑得开心极了。没想到多年后,再次和自己一起看舞龙的人竟是林云舟。
林云舟道:“我们不是去看舞龙吗,在那边。”
一路上,还有各种卖吃的小摊贩,什么糖人儿麻花丸子,应有尽有,他们穿过人群,来到舞龙的地方。
两条龙制作精美,栩栩如生,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鼓点,龙身舞动,时而翻滚,时而盘旋,看着的人们不住地拍手叫好。
表演者似乎因为观众的叫好而更加卖力了。
林云舟握紧她的手,静静地看向卫竹英,她的眼睛如一泓清澈的湖水,明亮而深邃,长长的睫毛如蝴蝶翅膀般微微颤动,也因为表演开怀大笑。
林云舟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心又在跳动了,不好意思地别过脸去,一起和她看舞龙表演。
似是感觉到林云舟有些不对劲,卫竹英停了看舞龙的心思,问他:“林大哥,你怎么了?”
林云舟道:“我没事,你安心看就是了。”
原来是他心跳得厉害,竟然脸都红了,不过现在是处在灯火辉煌下,反而像是被灯火映照的。
看完了舞龙又吃了些东西,二人在街上肆意闲逛着,大概走了小半刻钟,卫竹英停在了一个猜灯谜的摊子前,老板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
老头子见是个姑娘和一个年轻的男子,看他们举止亲密的样子,应该是成亲了的,
便道:“这位娘子,你来猜个灯谜吧,猜对了这个灯笼就是你了。”
他提了一盏画了翠竹的灯笼:“你瞧,这个灯笼好看着呢!”
“要是猜不对呢?”卫竹英问。
老头子笑着,丝毫不掩饰地说道:“猜不对的话,你可得让你家郎君把我这灯笼买了,大年三十,老头子也是想趁着过年能挣点小钱。”
他说的坦荡,总比那些不说清楚规则,强买强卖的好。
卫竹英道:“老人家,你把谜语说出来,我可担心你家的灯笼不够呢!”
老头子见眼前的小娘子娇俏可爱,便一脸宠溺道:“小娘子别瞎说,老头子就不信你能这么厉害!”
“娘子听好了,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打一物品。”
老头子见卫竹英在思索,便道:“娘子,要是答不上来可就要买我这个灯笼了。”
卫竹英眼光一亮:“老人家 谁说我答不上来?您刚刚说的谜底是画吧,这个简单再下一个。”
然后她去拿了翠竹灯笼,“这个就归我了。”
老头子又道:“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虫害,身带剪刀满天飞。”
“燕子。”
老头子又出了几个谜面,通通都让卫竹英给答了上来,林云舟劝道:“竹英,咱们该停了,不然老人家今天该哭着回家了。”
“好吧!”然后她又对那老头子说道,“老人家,其他的我都不要了,我就要这个翠竹的,大年三十,祝你生意兴隆。”
那老头子愣在原地,还好这小娘子是个好人,否则他今天就要血本无归了,他又拿了一个祥云图案的灯笼:
“小娘子,老头子还要谢谢你,只拿一个翠竹的,这是祥云的,就当老头子送你们的了。”
林云舟收下:“那我们就谢谢您!”
然后他牵起卫竹英的手:“竹英,我们该回家了。”
借着灯笼里的光,他们回了自己家里,也是跑了一天,卫竹英洗漱后就沉沉睡去了。
现在她不喝药,林云舟又回了自己的小榻上,他总是喜欢睡在能看得见卫竹英的方向,而后盖好被子,浅浅睡去。
天一亮就是大年初一,卫竹英醒来时林云舟在厨房里忙活,端好饭菜林云舟和卫竹英就坐在桌子前。
卫竹英刚想端碗吃饭,就被林云舟拦下了:“竹英,你等一下。”
然后从林云舟怀里拿出一样东西,给了卫竹英,卫竹英一看:“这是,红包!”
“是呀!”林云舟一笑,“新年快乐。”
卫竹英很感动,自从卫文昌死后,老卫家的活都给了她和萧淑兰,即便阿爷在世时也免不了被阿奶婶娘数落。
所以从小到大她都没有收到过红包,自己也曾见过卫艳艳收到红包的模样,眼睛都笑成了月亮,那时的她小小一个,就像是去偷看别人幸福的小孩。
她去问过萧淑兰:“娘,为什么艳艳有红包,我和姐姐就没有呢?”
那时的萧淑兰已经被老卫家逼得麻木了,但也只好安慰卫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