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巧果(1 / 2)

七月初七,七夕已至。

这天,卫竹英早早地起来,准备制作巧果。巧果并不是什么果子,而是因为它的形状像小巧的果子,所以得名。

巧果口感香脆可口,需准备面粉,芝麻,鸡蛋,砂糖,和水。

将面粉放入盆中,加入砂糖,鸡蛋搅拌均匀,再慢慢加入适量的水,同时用筷子或手揉成光滑的面团。

揉面的方法都一样,面干加水,面稀加面粉,然后,让面团醒发,大约需要半个时辰。

发酵好的面团揉搓排气后,分成一个个小剂子,然后将它们放入之前研制糕点所用的模具当中。

最后将芝麻撒在巧果生坯上,轻轻按压,使其粘牢。

锅中倒入适量油,烧至六成热,然后将巧果生坯逐个放入锅中,小火炸至表面金黄酥脆。

捞出巧果,沥去多余的油分,等待巧果稍微凉了之后可以了。

卫竹英今天做的份量稍微多了些,除开她和林云舟的还有多余的,卫竹英自然是想给附近的邻里送些。

巧果刚做完,林云舟闻着味就来了:“竹英,你这做的什么啊,怎么这么香?”

卫竹英漾开笑容:“今天七夕,做的巧果。”

“七夕?这是什么节日?”

林云舟从前都是一个人,不在意过节,顶多清明和过年要去给祖宗上坟,才在意了些。

卫竹英道:“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是我们女儿家过的节日,所谓乞巧,就是指我们女儿家向织女乞求智慧和灵巧的手艺。”

“到了晚上,还会放孔明灯,把心愿写在孔明灯上,向织女祈祷,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加聪明、灵巧。”

林云舟不解风情:“你本就聪明灵巧,还需要和那织女求什么吗?”

卫竹英:“这你就不懂了,和织女娘娘祈愿,让本就不那么聪明,不那么灵巧的女儿家聪明灵巧。”

“当然就可以让我这个原本就聪明灵巧的女儿家更加聪明灵巧,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更好,权当是给自己的一个美好祝福。”

“算了,同你说了你也不懂。”

卫竹英可不指望林云舟能懂,女儿家的节日本就是女儿家自己过,和他一个大男人说了也白费力气。

林云舟拿过一个卫竹英做好的巧果,挑眉一笑:“我是不懂,你这和我说了我不就懂了嘛。”

“可我怎么听说,七夕节的传说中,主要是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她擅长织布,而牛郎则是人间的凡人,牛郎偷了织女的衣服,于是织女和牛郎相爱,他们相爱并成亲还有了孩子。”

“然而,王母娘娘不允许他们在一起,将织女带回了天上。牛郎和织女只能在每年的七月初七通过鹊桥相会?”

“呸呸呸!”卫竹英不耐烦道,“从小到大,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个故事。”

“我们女儿家的节日可不是这么俗的,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账玩意传出来的,传来传去竟了真的,误导了那么多人。”

林云舟:“怎么说?”

卫竹英:“我且问你,作为一个天上的仙女,会喜欢一个普通的凡人吗?何况你若是织女,你会爱上偷你衣服的男人?”

林云舟思索片刻:“自然不会,我在天上见过许多神仙,天庭那么好,干嘛来凡间?”

“不过嘛……”

他忍着笑意,轻轻来到她身边,扶着她的腰身:“要是偷我衣服的人是你,我不仅会爱上你,我还会死心塌地和你在一起,再不回天上。”

他言语暧昧,搞得卫竹英脸上发烫:“又没个正经?”

“我是想问你,什么时候可以?”

卫竹英:“不知道,再说吧!”

“啊?为什么啊?”

卫竹英推他出了厨房:“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不许再进来。”

巧果制作完后,卫竹英便给邻里们送了些。

回到家中,她还打算绣制一个荷包,里面放些驱蚊虫的草药,送给林云舟作为礼物。

但由于她的刺绣技巧并不出色,原本应该绣出的大雁却变成了一只野鸭。

卫竹英看着自己的作品,不禁笑了起来:“还想同织女娘娘求求手艺,现在看来,也没好到哪里去嘛。”

林云舟走了进来,看到了卫竹英手中的荷包。

他忍俊不禁:“竹英,你这两只野鸭子绣得挺可爱的嘛!”

卫竹英和他反驳:“什么野鸭子,这分明就是大雁。”

林云舟:“好吧,是我眼拙,没认出来。”

卫竹英无奈地摇了摇头,决定还是放弃这个想法,重新绣一个更好的荷包给林云舟。

林云舟道:“对了,我是想来问你,你不是说想去放孔明灯嘛,镇上应该有。”

卫竹英将那荷包收了起来:“天太热了,不如早早做了晚饭,去河边或者院子里纳凉比较好,放不放孔明灯都没事。”

“行,听你的,我马上就去做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