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房间中,秋红有些拘谨:“竹英妹妹,二两银子的租金,你说我这一个月能挣那么银钱吗?”
卫竹英道:“秋红姐,怎么对自己这么没信心?要我看来别说二两银子,就是二十两你也挣得。”
秋红道:“竹英妹妹,我刚刚粗略地算了一笔账。你说我一日包上三百个肉馅的包子,加上二百个素菜馅的,便是五百个。”
“肉包子按照两文钱一个,素包子一文钱一个,在全部卖完了前提下就是二三六百文,二一二百文,总共八百文。”
“还是除开每日的馅料,面粉成本,粗略算个三百文,每日便可净赚五百文。”
“一天五百,两天一两,一天就能赚回来租金。但这是我们按照销量好时算的,但要是刮风下雨呢?街上没有来往的客人,那就意味着没有生意。”
“除此之外,我肯定还要再找一两个帮手,不然凭我自己,做五百个包子是肯定做不来的,又是一笔成本上去。”
卫竹英为秋红倒上一杯水,让秋红安心:“秋红姐,你为什么要考虑这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呢?”
秋红道:“之前和我郎君开馆子时的教训。”
那一次,秋红按照平常的时候准备好了每天的食材,但是碰上天气恶劣,外边根本就没有什么客人,准备的食材两个人根本就吃不完。
东西不新鲜是饭馆大忌讳,两个人便只能把那些菜拿回来喂鸡鸭了。
卫竹英道:“秋红姐不要考虑这些,你该考虑的是如何把包子做得又香又软又好吃。味道好了,即便天气再恶劣,都有人为你的包子而来。”
思虑周全没有错,但现在主要的便是把秋红的信心给提上来。
要让她知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秋红鼓起勇气:“好,竹英妹妹,我就听你的。”
其实从刚才秋红说她的肉包卖两文钱时,卫竹英就有个疑问:“秋红姐,同样是卖包子,为什么我们镇上的那家就要贵一文钱呢?”
秋红莞尔一笑,和她解释:“那是因为他们家的包子很大一个,主打量大管饱,就贵一些,素菜包子就便宜些。”
“原来如此。”
卫竹英差点以为让那镇上包子铺老板给坑了,不过仔细回想,好像也是,他姐的包子比秋红做的,要大上一圈。
卫竹英道:“秋红姐,既然这样,咱们就先去看看铺子吧?”
秋红:“好,都听你的。”
苗牙婆见两个人从上边下来,便知道她们两人已经是商量好了的:“二位姑娘怎么说?”
卫竹英:“烦请苗牙婆给我们个人带路。”
“苗华,你过来。”
苗华是苗牙婆的儿子,三十多岁的样子,听到苗牙婆喊他,停了手里的活就过来了。
“娘,找我什么事?”
苗牙婆把那家铺的图纸交给苗华,道:“你带这两位姑娘去看铺子,无论二位姑娘中意否,都给我把人伺候好了。”
苗华接过图纸:“知道了,娘。”
又看向卫竹英和秋红:“二位姑娘,请跟我来。”
苗华带着卫竹英和秋红到了铺子那儿,苗华道:“二位姑娘,请随便看。”
卫竹英和秋红打量起这间铺子来,前边卖货,中间隔层,后边是厨房,厨房稍微小些,只够两口锅。
整个布局呈现长方形,再从厨房绕到后边,就是三间小屋子,一间用来存放食材,另外两间可供人住。
三间屋子,围成了一个小院子。
和卫竹英的那家铺子比起来,这家铺子的面积确实小的些,要不是当初谢丰急着脱手,加上有硬性要求,她根本就捡不到那么大的便宜。
秋红看了,还挺满意的,便问卫竹英的意见:“竹英妹妹,你觉得可以吗?”
卫竹英觉得太可以了,她开的是包子铺,不需要那么大的铺面,能卖包子就行。
卫竹英道:“竹英姐姐,我觉得这里很好。”
秋红:“那便定这里吧。而且我刚刚看了外边,住在这附近的人还挺多的,肯定不愁生意。”
“我以后要好好做包子,卖包子,来还你的恩情。”
卫竹英听了秋红这话,觉得好笑。
她愿意帮秋红,只是因为秋红值得,并不需要她回报些什么。
要是碰上不值得的人,卫竹英才懒得搭理。
看完铺子,三个人便回了苗记牙行。
苗牙婆显然又看出来两位姑娘很满意了:“二位姑娘,咱们什么时候签租赁文书呢?”
卫竹英道:“明日吧,今天出门我们没带银钱,明日我们带足了银子就来。”
苗牙婆道:“姑娘,我们这租赁铺子押一付三,三个月起租,多付一个月租金。之后您要退,是会如数还的。”
卫竹英:“知道了,我们明天就来签租赁文书。”
出了苗记牙行,秋红问:“竹英妹妹,你怎么轻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