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着脸,厉声道:“都说够了?”
“现下也该让朕说了!”
“来人,请太真庙静安师太!”
“是!”
不过片刻,一身灰色长袍的女尼静安师太出现在承乾宫,恭敬的作揖行礼:“贫尼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师太免礼!”
“多谢陛下!”
紧接着当着重臣的面,静安师太坚定道:“禀陛下,当年太真庙起火乃是先帝授意,这里是先帝写的书信,请陛下过目。”
瞬间,朝臣们大惊失色,竟然是先帝授意。
周大伴得到景顺帝的示意,飞快的走到静安师太面前,接过先帝的书信,随后又疾步朝景顺帝走去,将书信递过去。
待景顺帝看完书信后,又命周大伴将先帝的书信递给几位太傅、李丞相等人鉴证真伪。
许久,翰林院的周太傅、林太傅、胡太傅纷纷颔首,证实静安师太呈上的书信确为先帝亲笔所写。
书信上先帝称之所以让高蔷与鲁元松和离,乃是因高蔷在京郊马家庄发现的一座铁矿,且将铁矿上交国库,于国有功。
后先帝怜惜高蔷后半辈子都在太真庙,隧给静安师太写信,与她联手送高蔷离开京都,待新帝登基后在回京都,将这封书信公之于众,还高蔷自由。
景顺帝笑着示意静安师太退下,随后他目光清冷的开口:“诸位方才都见到父皇的书信,想必不会对高蔷假死一事再有疑惑。”
“若是哪位大人有疑问,朕可以送他去见父皇,让他好好问问父皇!”
新帝笑里藏刀的话语让众臣没话可说,只得接受高蔷自由一事。
“陛下,可高蔷毕竟是二嫁之女,不肯为后,请陛下三思!”
“陛下,若是将高蔷纳妃,臣支持,可立后一事,关系重大,请陛下三思。”
“......”
不少大臣纷纷跪下来反对景顺帝册立高蔷为后,一国之母岂能是二嫁女子。
见状,景顺帝嗤笑了一声:“何时朕的家事轮到诸位操心了?”
“诸位放心,朕立后心意已决,散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