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习(2 / 2)

隐唐 酱爆小肉丁 2808 字 2016-07-30

墨都堆在那里。

一眨眼,来到南山村已经快三个月了。日子过得说不上好,却也衣食无忧。吃食上村里人时不时的会送来,都是好东西,肉是不断的,就是村中最富裕的杨村长家也做不到这点。穿着上也不用卫玄操心,被以吴大娘为首的南山村妇女们给包圆了。这家出块布那家出块布,家里没活的三五个聚在吴大爷新建的小茅屋里,一针一线的没几天就做好一件。月余下来,卫玄连冬衣都有好几套,清一色的灰白长衫,针脚又细又密,很是舒服。

卫玄的头发长了起来,脑后面的已经过了肩。因为还没到年纪,束不得冠,却也没零散的披着。整齐地梳到脑后,用一条布简单绑起来,平日里走动也不会散掉。穿上吴大娘她们做的衣衫,再那本书,看起来倒还真有几分教书先生的模样。

《千字文》教完,也不到教《论语》的时候。先把《三字经》背一遍,然后再学学《弟子规》。既然教别人家孩子习字学文,就得教好,卫玄可不希望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日后长歪变成白眼狼,至少不能在他的手里变成那样。所谓“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仁义礼智信这些不求每个学生都做到,却也要知道。

没敢把《三字经》教全,从“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闯国基”到“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见民国”这一段直接被卫玄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连着后文里包括唐时人物求学的言语都一概删除。卫玄可不是傻子,似这种话现在说出来可是要掉脑袋的,就是不死也会被人当成妖孽,到时怕是还不如一死了之。

比之《千字文》,《三字经》显然更通俗易懂些,孩子们学起来也更快些。卫玄刚教没几日,整个南山村到处都能听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东西不难,只要听几遍就能记个七七八八,便是大人们也能随口来上两句。等到了《弟子规》就不一样了,虽然仍是三字一句的格式,内容却深奥了许多,只背下来是不行的,还要明其意。卫玄教《千字文》用了近月,教《三字经》不过半月,《弟子规》讲了也快月余却也只讲完总规、入则孝、出则悌这三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是从《论语》中演变而来的,深度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