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2 / 3)

的整个思想。常青被撤职,我不想被人议论,最终没有提离婚,便选择跟他分居两地。现在常青被复职,还升了职,我终于可以提离婚了。“说完这些,吴青整个人是一种前所未有轻松的状态。

吴青真诚的建议黄述玉:“找丈夫,千万不要找把身心奉献给国家的军人。”

“如果我没有坚持去开垦大泽,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你还会跟政委离婚吗?"黄述玉平缓地开口。

“会。"吴青坚定地说,“他满足不了我对情感的需求,我终有一天会受不了他,你只不过让离婚这件事提前。”

黄述玉还想替毕政委说好话,吴青希冀地望着黄述玉:“我终于鼓起勇气提出离婚,求你不要动摇我的决心,可以吗?”黄述玉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接待室。黄述玉朝王部长摇了摇头,王部长叹气,放黄述玉走了。黄述玉绕路去了红星农场,此时,红星农场还没有育水稻苗。黄述玉没有停留,直接去农垦大学,半道上遇到了暴风雪。黄述玉反应过来,北大荒可以一秒入冬,现在不是培育水稻秧苗的最佳时间。

黄述玉换乘了好几辆车,终于来到大庆。

她来不及欣赏绿色“油城”,直奔农垦大学。黄述玉到教务处报道,教务处主任估摸黄述玉这几天会到,提前安排好了人带黄述玉。

他叫何秋实,曾经是兵团知青,被推荐到八一农大上学。正在记录实验数据的何秋实被人喊到教务处,领走了黄述玉。他先带黄述玉去安顿,接着领着黄述玉到食堂吃饭。他从教务处主任那里知道黄述玉来学习水稻种植经验,吃饭的时候,给黄述玉普及水稻在北大荒的种植历史。

“闯关东时期,皖省和苏省人来到这片土地上,把水稻带了过来,水稻种植没有广泛普及,大家主要还是种植高粱、玉米、大豆、甜菜。"①“31年,这片土地被RB人占领,他们把最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带了过来。后来,RB人走了,也收回了水稻种植技术。"①“58年,八一农大建校,重点研究水稻种植技术和水稻育种技术。"①何秋实吃饭吃得很快,黄述玉不自觉加快了吃饭速度。何秋实笑着说:“我是要去观察实验数据,吃饭速度不快不行,你可以慢点吃。”

说着,何秋实已经吃完了饭。

他盖上饭盒,低头看手表:“30分钟后,我去你的住处楼下等你,带你参观试验田。”

说完,他匆匆离开,去找师兄帮他记录实验数据。他师兄的视线从书上移开,落在何秋实身上,摸着下巴打量他:“你不是很宝贝你的实验成果吗?不让任何人碰,怎么会让我帮你记录实验数据?你很不正常!”

“有一个知青来这里学习水稻种植技术。“何秋实如实说,“教务处主任叫我带她。”

“主动到咱们农大学习水稻种植技术的人不多啊!“他师兄说保守了,不是不多,而是没几个人。

他师兄眼中闪烁精光,勾着何秋实的脖子,在他耳边嘀咕。何秋实抿唇笑,很明显他俩想到一处去了。何秋实按照约定的时间到楼下等黄述玉,黄述玉站在窗户前看到何秋实,她背上挎包,飞奔下楼。

何秋实带黄述玉来到地里,这里有许多塑料大棚。看出黄述玉眼中的震惊,何秋实解释道:“这是塑料大棚,也叫温室大棚,几年前就有了,我们在塑料大棚里试点种植了水稻。”黄述玉跟着何秋实钻进大棚,大棚里的水稻长势非常好,并没有被前几天的大雪冻伤叶子。

何秋实带黄述玉参观了好几个大棚,每个大棚水稻种植时间都不一样。他们制造时间差异,为了实验日照、温差对水稻的影响。有一个老师在田里观察水稻叶子,嘴里说着什么,一群学生眼睛盯着水稻叶子,手却在本子上记录笔记。

另一块地,一群学生在水稻田里捉虫。

黄述玉跟着何秋实跑了五天,晚上整理她从何秋实那里学到的知识。这天,两人在食堂吃饭,黄述玉跟何秋实说起了大泽,试图吊起何秋实对大泽的兴趣,把何秋实诱拐的大泽。

黄述玉不知道她正中何秋实,不,是何秋实这个小组下怀。何秋实这个小组把大泽当做一个大型的实验基地。黄述玉刚畅想在大泽上建一个大型的水稻种植基地,眼睛骨碌一转,笑容灿烂邀请何秋实到大泽当技术员。

“可以,我还想带两个同学。"何秋实微笑。何秋实答应的太爽快了,让黄述玉愣了一瞬。“我们明天出发可以吗?"黄述玉试探问。“两个小时候出发吧。“何秋实迫不及待说,他演都不演了。“你们不要跟学校请假吗?"黄述玉眼角抽搐。何秋实笑而不语。耿建,也就是那个帮他记录实验数据的师兄,黄述玉来的当天,就跟院里申请到外边实习,带上他和另一个小组成员梁倚云。院里批准了。

黄述玉懂了,她想要他的技术,他想要一个大的实验基地。大家各取所需。

黄述玉也爽快地说:“好。”

两个小时后,黄述玉、何秋实、耿建、梁倚云踏上了前往大泽的征途。颠簸的车阻挡不了黄述玉写报告的决心。

途径分场部,黄述玉把报告交给王部长。

王部长边看报告边问:“我怎么听说你拐跑了三个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