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2 / 3)

女郎骄 风千日 3983 字 2个月前

窗外,谢玦古板无波的脸色变了。

他走过去低声询问:“女郎?”

“嗯。”里头懒洋洋的一声应。

接着一句,“叫个洒扫仆来。”

谢玦脑中不由浮现出公主漫不经心的神态,微微勾唇,自然地往厅内走。公主脾气来得神鬼莫测,去得捉摸不定,像之前那般不明缘由,怕她更恼,先行避开是最稳妥的。

李元熙见谢玦亲自进来半跪着拾了碎片,也不以为意,只在人垂着眼将离去时叫住他:“站住。”

谢玦抬眼对上女郎的目光。

李元熙将手中那片递过去,谢玦下意识伸出手掌来接。

微凉的指尖蹭过掌心,像蝴蝶轻吻,又很快飞离。谢玦忍不住蜷了蜷手指,极力克制住想要收紧握拢的冲动,低下眼帘,呼吸微乱着迅速离开。

李元熙毫无所觉,回身继续扫过书架,抽出一本太学女院导览翻看。

她自小擅书,博闻并不逊于当年的伴读之首谢玦,兼父皇爱重,以储君之规格授学,如今太学六学,她均有涉猎且颇为精通,离年末大考还有三个月,足以查漏补缺。

窗外主簿在说话:“谢司主,女院学子三舍共一百零三人,两人告假,已到一百零一人,只计实到人票比,大人可登堂论讲了。”

李元熙微怔。十五年前太学女子官学初立,入学者不到十人。若没有上位者坚定推行,必然到不了如今之盛。

太子啊。

她死前太子身长还不及她高,现在也不知长成何等模样了。

不多时,隔着一道墙,谢玦冷肃的声音响起:“断狱之辩,自古所难,狱者,民命所系,古人听狱,求生之道,今人听狱,求杀之道,致杀全生之道,天心人性。折狱致刑,非官之擅专,民亦可思。”

谢玦稍作停顿,留出思考之余,又继续阐论,谈古论今信手拈来,对断狱未有了解的,听来颇感新奇。待众人兴起,再杜撰一案,“今有子不孝,夫妇讼之,官怒,命杀之,父涕泪不忍,母拍手称快,官疑,问知乃母为继,官又怒,反杀继母,尔等若为堂官,当如何断之?”

不待学子们回答,谢玦拂袖离堂,从容转入博士厅西间。

青红识趣地没有跟入,只等候在中堂,内心直叹:往常大人数日说的话加起来都没这一堂课多,明明不喜言谈,却为了接近小姑奶奶万般容忍,实在令人咂舌。

李元熙静立在书架旁看书,谢玦走过去,泰然自若地帮她捧书。

她顺势收回手,目光仍不离书页。

两人默契的交接,李元熙是理所当然,对谢玦而言却是头一次,虽然他已在心内演练过数遍。

这侍奉一向是平安、如今的平知事做的。

那人伺候公主事无巨细,只要公主不提,绝不会让旁人沾惹半点。

公主修道,常入‘物境’,可数个时辰足不移地。最早他六人为伴读时,只他与卢济戎能寸步不移的肃立,少年郎争强好胜,后来几个便都强会了。

谢玦没有分神太久,见女郎目光落在页尾并眨了下眼,他动作极轻的翻去下一页。

周遭宁谧的仿佛只有他和她。

只很快被抱着箱子进来的主簿打破:“谢司主,学子们均已投票完毕,大人可派一人来开帖计数。”

长乐宫没人敢在李元熙看书时出声惊扰。

李元熙蹙眉,凉凉地睇了主簿一眼,又冷瞥了谢玦一眼,悠悠转身在一旁紫檀榻坐下了。

谢玦合上书,眼中暖意褪得干净,用一双不似人的阴冷眼睛看向主簿。

主簿被看得头皮发麻,差点想退出门外时才听谢司主一句淡淡的召唤:“青红。”

目睹了整个案发过程的青红连忙应是,并告诫自己:非万不得已,可不能打搅了大人和小姑奶奶的独处!

一百零一学子,九十七人投了可。任教一事便定了。

主簿瞄了瞄厅里边一坐一站皆沉静的两人,尊卑颠倒,古怪难叙,求助地看向青红。

青红叹了口气,稍稍提高声道:“林家女郎今日入学,您看分在哪个学斋比较合适呢?”

主簿道:“外舍女院学子有七十六人,明义堂分了三斋,明一斋三十人,明二斋二十六人,明三斋二十人,按序林娘子……应入明三……”

青红斜眼瞧大人没反对,连忙小幅度点头。

“斋。”主簿安心确定。

青红:“那便有劳您造册登记安排了。”

谢玦也垂眸转向女郎道:“近年来太学女院入学者众,院生斋舍一室多四五人,多有不便。夫子院东北角临街有处‘兰园’空着,我既任教,将申领用之。女郎若想,可独居后舍,我在院边前堂歇息即可。”

主簿倒吸气,张嘴,又闭上。

太学夫子有这个权利。

只一般是下人、或沾亲带故的院生住夫子斋舍前堂,夫子清廉不用奴婢的,学生时不时还需帮先生干些杂活。

谢司主倒好,自甘为奴住下人房。

夫子并无必须住校的规定,且谢司主所授断狱科只在外舍,五日才能排上一讲,他何必来太学住这小小兰园?

主簿又思忖,或许谢司主只名义申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