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对啊。"姜莞望着几张单纯的稚嫩面孔,都不忍心心和她们打弯子:“你们孟婶婶性子软,若待在家里,没我在,怕是会吃亏。”戚氏听着,心跟着揪了揪,先前她一直庆幸有姜莞这个倒霉鬼入宫替她家三娘挡灾,可现在略略了解其本人之后,着实是个让人心疼的孩子。在家里上要护着软弱母亲,下要护着年幼妹妹,同时还要防着亲祖父继祖母以及二叔一家,甚至连亲爹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你现在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后一句戚氏说得极小声,“有太后娘娘在,姜家那些人想来不敢再欺负你继母和两个妹妹。”望着姜莞,戚氏忽然就想起自己那个苦命的大女儿,感叹道:“要是明轩也能回家住就好了。”
对柳三娘的那位长姐,姜莞也略了解一些,只知道当初柳太后选中了她入宫,但后面似乎是出了意外,没成功。
再然后就去寺庙带发修行了。
这是人家的私密,姜莞自认是个有边界感的人,戚氏不说,她当然不会没眼色地往下问。
然而就等着姜莞问自己的戚氏…”
等了半天只等到姜莞的点头加微笑。
等了半晌的戚氏终于决定自己主动开口,却不巧被一旁的小闺女打断:“表嫂,等会儿午膳后我能去你宫里待会儿么?”陈玉宁和穆兰听见也眼巴巴望过去。
穆九娘一向是跟着姐姐们走,当即也放下点心,歪头看向姜莞。“当然可以。“姜莞是不介意,但是嘛,“不过得先问过你们的母亲。”她无所谓,但就怕戚氏她们想多,毕竞宫里还有个时常会去她明秋宫蹭膳的狗皇帝。
“娘?“柳三娘眼巴巴地看着戚氏。
最是吃软不吃硬的戚氏…”
那头陈玉宁和穆家姐妹也纷纷去找各自的母亲,柳家三姐妹之间的吵嚷被三个小的打断。
得知她们的想法,柳清菱心大没意见,大手一挥道:“想去就去。”倒是柳清晖纠结了一会儿,柳太后看出她想法,忍不住哼道:“放心,皇帝今儿忙着呢,不到西时是出不了太极殿。”柳清晖脸色略尬了尬,她确实是怕这是姜莞和柳太后做的局。“行了,就算本宫真打玉宁的注意,也不会是现在。“柳太后心底的气又涌起,把她当什么了,玉宁还没及笄呢,她没那么急不可耐。柳太后突然直白的言语,让柳清晖心底添了几分虚,但在瞄到柳太后额角的鬓白,心虚顿时转为心疼,这些年若不是靠着阿姐,她和四妹哪会有如今的好日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柳清晖既不想看长姐受委屈,也不想看女儿入宫为妃,轩娘就是个例子,当年硬要撮合她和陛下,结果呢,差点让柳家绝后。但凡陛下是个好相处的男子,柳清晖或许就妥协了。眼下瞧着陛下对淑贵妃确实不一般,柳清晖只希望长姐能放下执念,一家人和和气气地过日子。
“阿姐。“私底下,柳清晖和柳清菱一直都是这么喊柳太后,“日后我和清菱一定多入宫陪陪你。”
还不忘拉着戚氏:“嫂子也一起。”
对此戚氏是拒绝的,她自认和柳太后之间只是表面的姑嫂情,因此道:“天儿马上就要热起来,轩娘还在庙里,她从小就畏热,我真是担心心她今年万一又中暑了怎么办。”
话在点谁,在场的人都门清。
柳太后当即有些拉不下脸,不过最终还是道:“轩娘那儿,是本宫这个做姑母的对不住她,今岁中秋前,弟妹就去接轩娘回家住吧。”戚氏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容易,她顿时喜不自胜,只是她还有担心:“陛下那边…
柳太后皱眉:“不是还有本宫?”
“再不济……"她看向姜莞的方向,“还有淑贵妃一块帮着说。”姜莞懵,怎么又有她的事。
“那行。”戚氏拍手,对姜莞的态度更好了,“臣妇先在这里谢过娘娘了。”柳太后:“轩娘的事,贵妃若想知道内情,改天去问皇帝,他是当事人,最清楚。”
姜莞谨慎没应,她总觉得柳太后的话里有坑,可她确实想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目光隐晦扫过柳三娘几个,心底很快有了计划。午膳依旧是在长乐宫用,前面架都吵完了,膳桌上自然和谐许多。有姜莞的协助,戚氏她们发现这回膳桌上多了许多她们以往没吃过的新花样。
心里都默默想道,看来大姑子/阿姐心底其实认可淑贵妃的,就是嘴硬罢了。
她们比姜莞了解柳太后,若不是认可她,柳太后是绝对不会让姜莞插手自己宫里的事,哪怕是一件极其微不足道的事。以往她们也常带女儿们入宫玩,柳太后都没想过让当时还年少的皇帝过来一块聚聚。
她总是嘴上说想让亲侄女或外甥女和皇帝凑对,但实际行动上却为零。戚氏想得更多,她这个大姑子表面强硬,其实心肠还是软的,否则直接懿旨一下,她们这些做弟妹和妹妹的,再不同意又能如何。柳太后原本也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可惜都没活下来。想到这里,戚氏也不再犟了,还主动道:“静萱今年也十七了,娘娘若得空,帮他挑个好姑娘,我眼光不如娘娘。”静萱是戚氏的次子,她三个儿女的名字都是已逝老国公亲自取的。当年柳太后入宫后,斗得老国公心惊胆颤,后来四女柳清菱接连休夫和离,差点把老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