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2)

人觉得如何?“秦邵宗开始研墨。

成婚需要过三书六礼,越是贵重的人家,这流程越是繁复。也就是黛黎没有其他族人,有些步骤简略了,能省下不少时间,否则明年春都够呛。但黛黎还是觉得快,“这般快?”

秦邵宗动作一顿,“哦?那桃花源的嫁娶流程,该如何走?”黛黎…”

更快,进民政局花个拍照的钱,就可以结婚了。黛黎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秦邵宗就是一眼看出来了,他哼笑了声,“看来是不如这里复杂。”

“那就春季吧,立春是个吉日,婚期定在立春。"他一锤定音,而后挥毫沾墨,在《通婚书》填上日期。

“第一次写婚书,还望夫人笑纳。"那份《通婚书》递了过来。黛黎停顿片刻,到底接过。

她站在秦邵宗对面,方才这份《通婚书》于她而言是倒着放,如今递到她手上后转正。

其上书:

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琴瑟和鸣,比翼双飞。且待海枯石烂,地老天荒,亦与君相携共白首。

秦氏长庚立誓为证,恳求夫人黛黎于永清365年立春嫁我为妻。伏愿夫人喜乐安康。

这份《通婚书》并不长,算上最初的标题都不足百字。但每一个字都相当有力,不仅是书写时力透纸背,也是文字本身的力量。黛黎眼睫微颤。

儿子还在治疗,她能跑哪里去?

至于州州病愈以后,她似乎也没有其他去处。不,不是没地方去,是根本去不得。

当初她被青莲教掳走,那次本是最佳的离开契机。有青莲教在前当幌子,秦邵宗找也是找青莲教的人,断不会想到她已金蝉脱壳。现在没了这层幌子,她和州州又在北地最核心心的渔阳郡,更加走不得。黛黎听到了自己心里一声长长的喟叹。

“秦长庚,有一件事我要和你提前说明,如果你觉得不合适,或者办不到,后面那什么三书六礼和什么成婚,可以省点事,通通不用办了。“婚书上的墨迹未干,此时折不得,黛黎将之重新放在案上。她的语气很平淡,秦邵宗却听出不容退让的坚持。他放下狼毫,“夫人但说无妨。”

“桃花源的法规里,夫妻就是夫妻,是一夫一妻制,没有妾这么一说;甚至不管男女,只要与多人成婚,便是触犯了法律中的重婚罪。我知道这点和大燕朝有天壤之别,也清楚你们这些权贵早就习惯后院里花团锦簇。"说到这里时,黛黎特地停了下。

他没有说话,只静静听着。

黛黎这才继续道:“但旁人是旁人,旁人与我无关,我也管不着。而我的男人在这点需听我的,否则他也不配当我丈夫。秦长庚,你懂我的意思吗?”秦邵宗意外又不意外。

意外于桃花源婚姻这方面的新奇,不意外于她以前的丈夫只有她一人。这狐狸虽然会审时度势,时常装乖一等一的厉害,但也并非没有傲骨。她的傲气不允许她与旁人共侍一夫。

“君侯府已腾干净,至于先前夫人看到的那个李姬,是卫夫人从别处特地接过来。”秦邵宗声音平静。

他说"李姬"的时候,黛黎愣了下,然后才反应过来是卫凭芝。有卫凭芝上门的事在前,黛黎问:“你腾去哪儿了?”秦邵宗往后面的软椅一靠,多了几分慵懒,“给了银钱和宅舍,让她们爱去哪儿就去哪儿。今朝鼓励妇人再嫁,渔阳有不少家底丰厚的男人,她们不愁没去处。”

这番话说完,男人示意了下案上的纸和笔,“《答婚书》,夫人请吧。《通婚书》给出去了,他即刻要一份《答婚书》。黛黎却说:"没那么快给你。”

秦邵宗闻言拧了长眉,“为何?”

黛黎面无表情:……没有为何。”

她总不能说,她不会写这《答婚书》。

但这话在秦邵宗听来,就是不乐意。既不乐意立马写《答婚书》,也不乐意告诉他为何。

原先倚于软座上的男人直起身,“夫人……”刚喊了声,却见黛黎将案上墨迹已干的《通婚书》折好,头也不回地拿着进了内间。

秦邵宗起身跟进去,“夫人,我这《答婚书》今日没有,那何时才有?”“看情况吧。“她的回答听起来很敷衍。

内间的灯盏在静静燃着,将两人的身影拖拽到地上,而后面进来的那道影子迅速靠近前方。

镜奁旁有个多层的木盒,大部分用来放黛黎各种各样的首饰,剩下零星一两格用于放一些杂物。

黛黎拉开最上面那层,先把小格内的荷包拿出来,而后将婚书放进去,最后用小荷包压着。

刚转身,黛黎就撞入秦邵宗怀里。

男人在原地站定,抬手顺势将人拥在怀里。那道腾腾的热气从上方落下,黛黎被笼在他的暗影里,后面是坚硬的桌台,前面是他。

他背着灯盏,光只能从侧方的其他烛台映来。男人脸庞棱角分明,眉骨深邃,那双分居于山根两侧的狭长棕眸,此刻好似成为了两汪颜色不同的潭。一汪深,一汪浅,两汪都有她的身影,他说:“夫人给我个确切时间。”黛黎有一瞬间的恍神,她缓缓垂下眼,“冬狩之后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