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孟二爷的过往(1 / 1)

练武之人,吃的极为重要。所谓穷文富武,说的就是练家子吃喝厉害。除了饭量惊人,还需进补。没有足够的营养哪来的气力,而且不小心练出的伤也得找郎中医治。

他们好不容易有了陆公子这个依靠,哪敢暴露出真实的食量。要是让人家东家瞧见他们这副狼吞虎咽的模样,还不得被吓跑了?到时候,可就把财神爷给赶跑喽,人家还不得觉得请来了五个活祖宗,供不起呢!

今儿个在天桥扛着磨盘连耍了三趟“霸王举鼎“,到最后一式时手臂直打颤——这练武的身子就像口烧窑的炉子,没有足够的柴炭填着,再旺的火也得熄。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老孟就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把四个小徒弟全都叫到跟前。一行人脚步匆匆,直奔钱庄,将手里的银票兑换妥当。怀揣着一包沉甸甸的大洋,五个人马不停蹄地赶到米铺。

掌柜的一听这大生意上门,脸上笑开了花,赶忙迎上前,热情地说道:“客官您稍候!咱这面粉一袋30斤,一块五一袋;三百斤一号粳米,给您算十四块五。总共十九块大洋。”

返程途中,老孟路过肉铺,脚步顿住,目光在铺子里悬挂的猪肉上停留片刻,又扭头瞧了瞧身旁四个瘦巴巴的小子,心中一软,抬脚迈进肉铺。

老板接过钱,手脚麻利地割下一块肉,又往秤上添了三根筒子骨,笑着说:“这块肉刚切好,七斤三两,您瞅瞅这油花,再搭三根筒子骨,分量差不离啦。”

“你这大老爷们……”老板一听,下意识抬起头,正要数落几句,可目光触及老孟的瞬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老板干了这么多年杀猪的营生,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太清楚眼前这位绝非善茬,气场截然不同,那种强者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老孟接过肉和骨头,带着徒弟们回到家中。一进家门,老孟就开始张罗:“都别愣着,赶紧干活,支上火烧水。”

老孟一边熟练地处理着食材,一边叮嘱道:“手脚麻利点,吃完饭,得去东家院子里盯着。记好了,十点准时交接,千万别迟到。师父先去东家那儿了。”

陆嘉衍知晓老孟的不凡经历,还是在昨晚吃饭的时候。当时,同桌的孙掌柜得悉后,主动开口介绍,这才让他意识到,今天这收的这个老孟,竟有着这般传奇的过往。

要是三等扑户战胜了二等扑户,便能晋升为二等扑户;二等扑户要是能赢了头等扑户,就能一跃成为头等扑户。而最厉害的头等扑户,还有资格挑战钢儿达,那可是站在善扑营侍卫之下最高的位置。

若不是没赶上最后那场小金殿观跤,他早就升职留在宫里,也不至于天桥练摊。

他的跤术更是一绝,不局限于传统的京城跤,对天津跤、河北跤、蒙古跤也无一不精通。尤其擅长天津快跤,讲究的就是速战速决,往往一招就能制敌,让人防不胜防。凭借这一手出神入化的跤术,他在旗人里非常有名。

想到老孟的这些本事,陆嘉衍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自己这笔钱花得实在太值了。

这么一来,自己身边一下子就多了五个武艺高强的护卫,安全感满满。这点花销与得到的回报相比,简直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