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反山王陵的探方在子时塌陷时,我正握着那枚星槎算珠。洛阳铲带出的不是夯土,而是泛着蓝光的月壤——这些本该存在于38万公里外的物质,此刻正顺着探方壁渗出青铜溶液。
考古员陈玺的防护面罩映出诡谲绿光。我冲进墓室,看见那枚直径53厘米的良渚玉璧表面,神人兽面纹正逆时针旋转。玉璧中央的圆孔射出全息星图,将墓室穹顶改写成《鲁班书》缺失的“天工开物“篇。
“小心!“陈玺将我扑倒的瞬间,探方外传来冰雹击打声。我们抬头望去,坠落的不是冰雹,而是包裹着三星堆金箔的陨冰——每块冰晶里都封存着战国铜镜残片。
“这不是华夏工艺...“陈玺用考古刷轻扫浑天仪表面,刷毛突然碳化,“仪体浇铸层有马耳他十字纹——是苏美尔人的技法!“
“陆工看这个!“陈玺扯开防护服内衬,露出纹满东阳木雕北斗纹的后背,“我的胎记...在和玉璧共鸣!“
“西南角!“陈玺的傩面突然发出苏棠的电子音。我循声望去,探方底部露出三星堆青铜神树的枝干,每只青铜鸟的眼眶都嵌着带IBM标识的晶振元件。当我们砍断第七根枝桠时,树干裂开露出青铜匣,匣内却只余玉琮形状的凹槽——正是我手中的良渚玉璧尺寸。
“陆九章1973年参与过曙光计算机项目。“陈玺突然扯下傩面,露出与苏棠完全一致的面容,“他真正要掩埋的,是月球接收到的星际《营造法式》——“
我们冲出墓室时,晨曦正刺破云层。陈玺的傩面在阳光下泛起青铜光泽,而我怀中的玉璧突然发烫——那缺失的玉琮,此刻正在月壤样本箱里渗出福州脱胎漆器的桐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