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命是宿叶城中最普通的底层青年。多年前,她来到城中求学,之后便留在这里工作生活。她的父母世世代代都是农民,虽然农民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生活却也幸福,物质上并没有比城市里的人差多少。
这片地区被称为赫尔垣,北临敖兰山脉,西边则越蓬行省。论经济水平,此地甚至要强过越蓬行省。只不过,与越蓬相比,这里的生活氛围当真是......
至少在千命看来,这里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啊。
千命的一天几乎可以代表所有城中的青年人。清晨,天刚刚亮,她急急忙忙地在床上睡眼惺忪地爬起来,匆匆洗漱几下,随意吃点东西,便前往工作。
赫尔垣原本实行的是一种终身雇佣制,只要员工不犯重大问题,即使毫无作为也可以工作一辈子。可惜,由于最近几十年经济不景气,大多数公司集团都不再采取此种制度。像千命这类年轻人大多数只能当个临时工,不过,对于她或者大多数人已经不重要了,干什么工作他们一点也不在乎,能否干得长久更不重要。总之,干一天是一天,绝对饿不死。
如今,许多问题已经得到改善。再次拿千命来举例好了,千命的一天从匆忙的早晨开始,泡茶、摸鱼、午睡、再摸鱼,直到太阳下山。她从不加班,一秒钟都不会多待,老板几乎每次都是最后一个下班的人,但也绝对可以在太阳下山之前收工。单单这么看,隔壁的邻居可羡慕他们死了。
要说干的活少,倒是真的,但是,和以前的制度相比,其实二者并没有太多区别,可能实际的生产比以往还能有提升。薪资方面,临时工自然比不过传统终身制的员工,但还是那句话,绝对是饿不死的,吃吃喝喝,一个人逍遥自在并无不妥。
这里的青年,不,中年和老年人也一样,毫无上进心可言。老人想的是安安稳稳活到死,其他都无所谓;中年人想的是安安稳稳混到退休;青年人就厉害了,竟也是希望安安稳稳混到退休。几乎没有人再有什么伟大的理想,人们都追求平静。由于本地经济高度发达,只要没有太多妄想瞎折腾,工资是足够一个人用的。
活得安逸,更重要的是心态,千命的同龄人压根对结婚生子毫无兴趣,只会觉得麻烦。毕竟浪费心力和钱财最后大概率也得不到什么想要的,反而一地鸡毛,给别人做了嫁衣裳。她不想买房子,没有梦想,也不怎么存钱,都是随缘花,能剩多少剩多少。或许外省的人会觉得他们没出息,可她丝毫不在意,只要自己舒舒服服的,任何人的言语精神攻击都毫无作用。对未来没有任何期待和希望,更不想有希望,只是把当下的每天过好。
来到这里短短几个星期,阿德对于赫尔垣的人民同样有种欲说还休的异样感。这里的每个人看似都十分友善懂礼貌,皆是笑脸相迎,眼睛里没有太多神采,但绝不像越蓬行省的人充满死气怨恨。明明生活中的一切都不尽如人意,却没有丝毫不甘心的感觉,没有希望,却总是乐乐呵呵的。
阿柯和小米没想那么多,也没能力想到许多,他俩开心得很,因为本地有一类书籍十分对他们胃口。阿德自然又是不明白,小人书有什么可看的,不仅幼稚而且虚假至极。完全****的东西,他是不会有兴趣的。他想不通,街上到处都是卖书的店铺,为什么当地人能如此痴迷。小人书大多以连载的形式出版,每到新的一期发行,他便能看到各个书店门口排起长队。一番了解过后,他依然无法理解,为什么人们不把精力放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上,不为生活努力,却沉溺于虚幻之中。
阿柯小米倒是好,来到宿叶短短的几天时间,便因为这种破书结识了好几位书友,其中就有千命。
那天,千命被老板临时通知要加班,她于是编了个理由,说是要外出见客户,之后一整天的时间,老板便再也联系不上她了。事实上,她根本没去跑业务,而是不务正业来到了书店。书店门口的海报上写着“特碧石矿机大促销”,但排队的人却对经济新闻毫无兴趣,只顾着抢购新一期的小人书。其中,便有阿柯三人。
好巧不巧,当日新一期的书排到四人时,竟只剩下最后一本。一通商量下,千命与阿柯合伙买下一本。随后,千命、阿柯、小米三个人更聊得不亦乐乎,千命还邀请几人去家中做客。
“姐姐,你能不能在这先等等我们?我们要去交代一下才能去你家。”
“当然可以,我就在原地等你们。”
呆呆地望着人潮涌动,她想起刚来宿叶时,这里还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如今却变得如此慵懒。她其实并不讨厌这种生活,虽然单调,但至少没有压力。只是偶尔,她也会想,如果当年没有来宿叶城,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阿柯没让她多等,很快便带着一堆好吃的回来了。千命的住处并不算宽敞,但对于一个女孩来说,也够住了。在本地,房子价格虽然高,但比越蓬便宜不少,只不过人们不愿意买房子,觉得毫无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历史原因,想想都有些后怕。
千命说道:“这里的公司只认资历,不认能力,我这种临时工根本看不到未来。”
阿德回应道:“但你们这里的生活不是挺安逸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