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水湖冬捕(上)(1 / 2)

灵术研究所 东海灵主 2477 字 2016-08-03

“怎么回事?”秦安眉头紧皱起来。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绝对是头等大事,哪怕前任再草包,也不会在过冬粮食上掉以轻心。

因此,乡男府中应该有足够地过冬粮食,怎么会连五天都坚持不了。

田管家为秦安解释道:“少爷,你之前准备的过冬粮食,是为府中众人准备的。包括少爷,护卫,侍女,府中之人满打满算也不到二十人,自然能够坚持到明天春天。”

“但是现在,府中的粮食要养活整个西平坡的人,上千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天量的数字。”

“五天,已经是一个保守的估计了!”田管家恭敬地说道。

听完田管家的解释,秦安的心不由沉下去。

若是他手中的粮食,不足以支撑到明年春天,必然会爆发流民潮,那么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就成了无用功。

甚至,粮食只够食用五天这个消息一流传出去,恐怕就会引起人心浮动。

秦安额头上的“川”字越来越深,希望能够从中找到破局的方法,但是他手中可用的牌实在太少,要钱没钱,要粮没粮,纵使他渊博的学识,纵使他有满腔的才华,纵使他有超前的眼光,照样毫无办法可想。

他现在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老伯爵的对冰屋的奖励的。但是自己拿到奖励,至少需要十天。

“老田,每天缩减粮食消耗,只保证最基本的份额,能不能支撑十天。”秦安问道。

田管家拿出账本,飞快地打着算盘,很快就得出了结果:“如果将粮食的用量控制到最低,只保证西平坡的佃农不死,可以支撑十二天。”

听此,秦安脸上刚刚露出一丝喜意,但是随即被田管家接下来的话扑灭了。

“但是,即便我们拿到老家主的奖励,去最近的县城西平县购买粮食,一来一去也要半个月的时间。”

田管家的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秦安听明白了,自己拿到父亲的奖励,然后去西平县购买粮食,整个过程至少需要十天加上十五天,总共二十五天。

可是,府中现在的粮食,绝对坚持不了二十五天。

秦安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脚步沉重,心情更加沉重,就像黑咖啡一般苦,浓得化不开。田管家的脸色更是阴云满布,甚至比秦安更加难看。

在少爷的领导下,西平坡好不容易克服重重困难,开始踏上正轨,但是突如其来的粮食危机,却让少爷所做的一切,都化为乌有。

他不甘心,很不甘心,嘴唇被紧紧咬紧,渗出淡淡的血丝。

思索了许久之后,秦安才意识到,自己似乎走进了死胡同。既然节流不行,那么只能够开源,唯有寻找到更多的食物,才能够帮助他渡过这次难关。

打开地图,秦安的视线落在西平坡的附近。

西平坡位于帝国西北天水郡的一个原始村落,冬天气温极低,没有生长的作物,周边也没有树林,打猎更是无从说起。

最终,秦安将目光落在一个地方,这是他唯一可能找到食物的地方。

天水湖。

天水湖是天水郡最大的湖泊,甚至在天水郡尚未成立之前,天水湖就已经出现,并且名声远扬。

虽然帝国官方没有明确说明的,但是几乎每个天水郡的人都相信,天水郡之所以称之为天水郡,那都是因为天水湖。

天水湖虽大,但是遗憾的是,这是一个内陆的咸水湖,使得天水湖的价值大大降低。这也是为什么天水湖周边只有七个男爵的领地,连一名子爵都见不到。

毕竟农业生产,灌溉第一,若天水湖是淡水湖,恐怕早就被州侯给占据了。

天水湖虽然不能用于灌溉,但是里面海鲜资源不少,若是能够捕到鱼,绝对能够解决西平坡的粮食危机。

田管家看到秦安把手指放在天水湖上,不由皱起眉头,劝说道:“少爷,天水湖中海鱼确实有不少,但是我们捕捉不到。”

回想起去年冬天,秦安一时兴起,带着乡男府众人前往天水湖捕鱼,非但连一条狡猾的海鱼都没有不到,反而失足掉落湖中,大病一场,让田管家他心有余悸。

前任去年冬天干的蠢事,秦安他自然是一清二楚,但是他依旧不得不继续他的计划。

因为只有冬捕,才能够解决西平坡现在危机。

而且,秦安指定这个计划,并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有着理论的依据。

冬捕是中国北方一项传统渔业生产方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辽金时代,渊源深厚。而且查干湖冬捕享誉中外,单网出鱼超过十万斤,秦安看过不少冬捕的纪录片,自然非常熟悉。

当然,冬捕也是一项技术活,其中最难的就是找到“窝子”。

冬季天冷,鱼群往往会集聚成群,形成“窝子”。窝子选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