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 投名状(2 / 3)

嫡女之梦卜 不说话16 4809 字 2016-09-08

,说不清心底什么滋味。失望、高兴、惆怅……百感交集,混合到一起后,竟然什么感觉都没有了。他唯独知道一点,他的未来马上要就此不同了。

他走后,邹继也起身准备去郊外。老公爷送他一段路,顺便问道:“这就是先生之前说的投名状吗?”

邹继戴上黑色帷帽,“他来做这件事,最合适不过。”话音刚落,身形便隐入黑夜之中。

回到书房后,老公爷赶紧将邹继给的那盒东西藏好,以免被误食或者沾到。

********

福寿宫。

太后勃然大怒:“不行,哀家坚决不同意这个人选。必须换一个。”

皇上不解,“这是为何?先前不是母后心心念念让卜算子回朝吗,现在不念大师好不容易寻到继承衣钵之人,母后却又不同意。朕已经答应了。天子之言,如何收回?”

“皇上,哀家都是为了你好,你为何不明白哀家的苦心呢?总之这个傅曼烟,绝对不行。”

见太后如此冥顽不灵,皇上知道此时争辩无益,便拂袖而去。

“恭送皇上。”

在外候命的秋姑姑见太后好似丢了魂一样愣着,着急地奔过去,问道:“太后,太后,您是不是哪里不舒爽?”

太后不言不语。

秋姑姑生恐太后有个好歹,拉起太后的手揉搓起来。揉了半天,那只冰凉的手终于有了温度。

太后摆摆手,“哀家没事。哀家只是想起了一些事情。”

“太后,您想起什么事了?吓死奴婢了。”秋姑姑一问出口就想扇自己一巴掌,主子的事情不是能随便问的。于是,她立刻跪倒在地。“奴婢知错,请太后恕罪。”

太后森森地看着她,半晌没有开口。

秋姑姑感到腿有些麻木时,才听得太后道:“起来吧。”

太后总是喜怒无常,秋姑姑伺候久了,熟知她的脾性。这会叫她起来,便是没什么大碍了。

太后恢复到一贯的庄重模样,凝望着窗台那盆折鹤兰,道:“你去给皇上说一声,就说哀家同意了。”

秋姑姑起先没明白什么意思,片刻才反应回来,然后大步流星朝内务府跑去。太后只是叫她传话,她将话带给时公公就行,不用明白话的内容。

太后看着秋姑姑离开,后走到窗边赏玩那盆折鹤兰,时不时凑过去嗅一嗅。冯媛说这盆兰花是会开花的,可到现在还没看见一个花苞。

太后年未满半百,保养得宜的脸庞看上去还有几分年轻时的艳丽,可谓风韵犹存。此刻伏在那株折鹤兰上,堪堪算得上人花相映。若有人看到此宜人的情景,绝不会想到,眉目柔和的太后,心里正狠狠念叨一串字词:冯媛,傅家,傅曼烟,卜算子。

她永远,永远不会忘记,那个能通鬼神的应无伤给她算过的卦辞:必有一子亡于傅。

姓傅的,是她儿子们的敌人。傅曼烟,傅曼烟,她决不允许这个人成为大国师。就是因为这个卦辞,她才点了傅沐恩为将军,让他到云州带兵打仗;果然,云州是什么地方,穷山恶水、匪类猖獗,隔三岔五与南诏小战,是九死一生的险地。傅沐恩战死了,他放心了。至于傅仲德那个庶子,不用当回事。

可是,万万没想到,傅家竟然又出了一个人物。傅曼烟。她该怎么对待这个小姑娘呢?

太后嘴角露出一丝莫名的笑。

******

“朴居一叙。不念。”

傅曼烟接过拂尘递来的纸条,是不念大师约她见面。

但她这会真没心思去想什么卜门什么拜师,她只要一想到金鱼的离世,就心如刀割。可惜,对于凶手仍旧毫无线索。

傅曼幽的病倒是好了。二老爷请来一个什么法师,在府里摇铃摆阵,又是念咒语又是烧符纸,大张旗鼓地驱了一番邪。没想到还真的灵验了,第二日傅曼幽就清醒了。

曼烟仍将此理解为强大的自我暗示,不过就是自我催眠。王氏和二叔相信这个法子,对自己的潜意识传达讯息:驱邪一定管用,然后她们不再焦急忧虑。而傅曼幽并不是什么大病,只是受了惊吓,经过一段时间本就可能不治而愈。两件事情刚巧碰到一起,在众人看来,便是驱邪生效了。

傅曼烟对着纸条满腹踌躇。

拂尘将三小姐这两天的寝食不安看在眼里,她还是希望主子能出去转转散散心,待在府里成天想金鱼的事情,只会让心情更沮丧。

“小姐,也许见了不念大师能问出一些什么呢?大师不是擅长占卜吗?”

拂尘有意这样说,就是希望曼烟能出去走走。曼烟果然心动了。

秋风一起,人的五脏肺腑也跟着改变喜好。所谓贴秋膘,贴秋膘,素菜的营养就显得跟不上了。朴居这几天的人流量应了曼烟先前的估计,恢复到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