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4 / 4)

肃年其实是个很好的人。

等届时机会成熟,他再对她坦诚:当初之所以会瞒着她,就是因为她对徐肃年的印象实在太差,不敢坦白是怕弄巧成拙,这才隐瞒身份。这个理由既合理又真实,想必盛乔应当能接受罢。徐肃年在心里将这一番思路的逻辑重新捋了一遍,确定没找出什么问题来,便在心中飞快地组织起说辞。

和以前一样,他不能太过激进,还是要循序渐进地改变盛乔对“徐肃年”此人的认知。

于是,他状作回忆地思索了一下,说:“可我在长安的时候,怎么听说端阳侯其实是个好官,深受百姓爱戴。”

好官?

盛乔怀疑自己听错了,奇怪地看了身边的男人一眼,一副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的样子。

“难道我们说的不是一个人?"徐肃年一副苦恼的样子,“难道小娘子说得不是大理寺的寺卿吗?这京城里还有第二个端阳侯吗?”“就是他。“盛乔也生出几分好奇来,问道,“你以前真的也听过他的名字?“自然。“徐肃年咳一声,开始大言不惭地介绍起自己的光辉历史来,“我听说端阳侯十七岁就到了大理寺,只用了不到两年就升到了大理寺卿的位置,年纪轻轻就能执掌九寺之一,可见其能力十分出众。”盛乔听了这话却很是不屑地说:“难道你不知道他是当今陛下的亲外甥么?若没有他亲舅舅的宠爱,我才不信他能这么年轻就做这么高的官,我三哥者都只是少卿呢!”

这话虽然偏激了些,但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若无母亲的身份,他的确不会这么年轻就能执掌一府刑狱。徐肃年噎了一下,换了个思路,继续道:“或许是有祖上封荫的功劳,但京城那么多勋贵子弟,哪个不是靠着父母上位,可又有几个真能做出些实事来,至少……至少端阳侯是真刀真枪地破过不少案子,若非如此,就算关系再近,陛下也不会那么信重他。”

这当然也是实话。

可盛乔就是听不得别人在自己面前说徐肃年的好,她无法反驳,就开始抬杠:“你怎么知道换一个人不会比他做得更好?”她可忘不了自己去大理寺给三哥送饭那次,徐肃年审案的堂下是怎样的一副凄惨场景,她只隔着院墙在外面听着,都觉得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这样手段狠辣,毫无怜悯之心的男子怎么能做人夫君。只怕每天回家满身都是血腥味,她又如何能够与之同床共枕。真是想想都叫人害怕。

盛乔的想法很是坚定,只是没想到徐少安对徐肃年的评价这么好。她忽然觉得有些奇怪,忍不住问:“你……难道见过徐肃年?”她看着男人的眼睛,“要不然怎么一直为他说好话?”“我……“徐肃年难得有一次被盛乔问得哑口无言,心中暗骂自己还是有些急功近利了。

他连忙解释,“自然没有,只是从前听到过一些有关他的传闻罢了,小娘子怎么会这么问。”

以两人的身份差距,的确不可能见过。盛乔虽然奇怪,但也没往深了想,道:“我只是以为你会很讨厌他。”

徐肃年愣了愣,一时没明白,“……为什么?”盛乔却被他这个茫然的态度气到了,嚅地一下站起来。“你不是喜欢我吗?徐肃年一直拖着不与我退婚,你和我就始终没办法成亲,如此你都不生气?”

盛乔很失望,“你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我!”没想到真的弄巧成拙了,徐肃年连忙拉住盛乔的手腕,“我当然喜欢!”“难道小娘子感觉不到我的真心吗?"他毫不犹豫地表白,“我对小娘子的心天地日月可鉴!”

盛乔这次却没那么好糊弄,听了这话仍旧追问道:“那你为什么方才对徐肃年那个评价?”

她盯着男人的眼睛不放,试图从中看出他是否在欺骗自己。徐肃年被她看得脊背发凉,脑中飞速地转了起来。他艰难找了个理由,“其实……

“其实,我是怕小娘子太过冲动,为了退婚的事得罪了端阳侯,毕竟你也说了,他是陛下的外甥,若想报复小娘子实在是易如反掌,我也是担心你。”“相比之下,我们的事倒可以徐徐图之。”他的重点在最后一句,他想让盛乔听到自己对她的心意,也让她不要急着去忙退婚的事。

不料盛乔却像是只听到了前半句似的,问他:“所以你也知道徐肃年根本不是个好人对吧?”

徐肃年看着她的眼睛,艰难地,“是,他可是个混蛋啊。”